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下河嘆》
全文:
自我壬午年,清口定水志。
視湖之增減,拆束為壩制。
其尾閭五壩,築土永教閉。
以此下河田,免災收歷歲。
其間祗戊戌,河決儀考地。
泛濫歸洪湖,高堰虞漲至。
無奈開五壩,下河受災致。
茲九閱春秋,清勝復有事。
預籌訊息理,原非出不意。
沖堤阻運道,先急燃眉計。
堤築運益漲,車邏胥啟暨。
無奈開五壩,高寶潦胥及。
下河不待言,非魚嘆民匱。
然實乏良策,賑恤敕諸吏。
寧濫毋或遺,更要莫飾蔽。
庶略減予過,五字志慚愧。
參考注釋
尾閭
(1).古代傳說中泄海水之處。《莊子·秋水》:“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 尾閭 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 成玄英 疏:“ 尾閭 者,泄海水之所也。”《文選·嵇康<養生論>》:“自力服藥,半年一年,勞而未驗。志以厭衰,中路復廢,或益之以畎澮而泄之以 尾閭 。” 李善 注引 司馬彪 曰:“ 尾閭 ,水之從海水出者也,一名 沃燋 ,在東大海之中。尾者,在百川之下故稱尾。閭者,聚也,水聚族之處,故稱閭也。” 唐 李德裕 《漏潭石》詩:“常疑六合外,未信 漆園 書,及此聞溪漏,方欣驗 尾閭 。” 清 趙翼 《逃荒》詩:“安得 尾閭 籌洩水,盡收歸海出平疇。”
(2).泛指事物趨歸或傾泄之所。 清 魏源 《軍儲篇一》:“此漏不塞,雖萬物為金,陰陽為炭,不能供尾閭之壑。” 梁啓超 《新民論》第二節:“民族帝國主義者何?其國民之實力,充於內而不得不溢於外,於是汲汲焉求擴張權力於他地,以為我尾閭。” 郭沫若 《創造十年》十二:“《季刊》和《周報》的標準太高,外來的投稿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不能用,因而失掉不少的讀者,應該要有一種日報來做尾閭,以銷納外來的投稿。”
乾隆名句,下河嘆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