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揭祐民的《題秋江晚渡圖》
全文:
柰榆株櫟楓樗村,古台半隱溪林根。
短橋細路入幽徑,斷無人屋誰鄉枌。
遠山微雲出木杪,白沙丹葉隨洲痕。
岸莎時方蘸淨潦,天霜氣欲浮黃昏。
一舟橫衝破秋色,中有坐止知奚雲。
應言去早失歸晚,夕陽下擲潛無曛。
巾衣各振離舸散,到家定未關柴門。
吳越小景重摸索,江湘雅致費討論。
豈無片壑可與共,漁樵逸樂同雞豚。
彼翁欣還倚杖屨,誰能無酒妻兒溫。
我生只為書儋誤,披卷坐對真消魂。
黃金郿塢不若此,浣花書屋翻能存。
還君圖卷百感嘆,武陵溪上難尋源。
不能忘者舊山麓,春日起處思聞猿。
參考注釋
時方
指 宋 元 以來通行的藥方。對“古方”、“經方”而言。 清 陳念祖 有《時方妙用》四卷、《時方歌括》二卷,即選用時俗通用的藥方編輯而成。
霜氣
(1).刺骨的寒氣。 漢 劉楨 《贈五官中郎將》詩:“涼風吹沙礫,霜氣何皚皚。” 南朝 宋 鮑照 《蕪城賦》:“稜稜霜氣,蔌蔌風威。” 錢振倫 註:“稜稜,霜氣,嚴冬之貌。” 唐 孟郊 《秋懷》詩:“霜氣入病骨,老人身生冰。” 清 鄭燮 《弘量上人精舍》詩:“殘月半天霜氣重,曉鐘雞唱滿 東湖 。”
(2).喻剛正威肅之氣。《南史·陸慧曉傳》:“ 王思遠 恆如懷冰,暑月亦有霜氣。” 唐 孟郊 《投贈張端公》詩:“嫉邪霜氣直,問俗春辭柔。” 宋 蘇軾 《予以事系御史台獄遺子由》詩之二:“柏臺霜氣夜淒淒,風動琅璫月向低。”
黃昏
(1) 日落以後至天還沒有完全黑的這段時間
奄奄黃昏後。——《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漸黃昏清角吹寒。——宋· 姜夔《揚州慢》
(2) 見“傍晚”
揭祐民名句,題秋江晚渡圖名句
名句推薦
其五珠襦玉匣出昭陵,杜宇斜陽不可聽
黃任《西湖雜詩五首》
詩詞推薦
![岸莎時方蘸淨潦,天霜氣欲浮黃昏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