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探春花》
全文:
寶粟堆枝翠葉飄,年年長自報青韶。
隱辭殘臘偕梅蕊,逗漏陽和先柳條。
無事冶容爭麗景,別餘芳氣散疏寮。
庭前試問春來未,坐對方知春信饒。
參考注釋
隱辭
亦作“ 隱詞 ”。指含意不明顯或深奧難明的詞句。 唐 楊於陵 《和權載之離合詩》:“晝游有嘉話,書法無隱辭。” 劉師培 《古書疑義舉例補》:“幼讀 德清 俞氏 書,至《古書疑義舉例》,嘆為絶作,以為載籍之中,奧言隱詞,解者紛歧,惟約舉其例,以治羣書,庶疑文冰釋。”
殘臘
亦作“ 殘臈 ”。農曆年底。 唐 李頻 《湘口送友人》詩:“零落梅花過殘臘,故園歸去又新年。” 宋 蘇軾 《與程正輔提刑書》之二三:“殘臘只數日,感念聚散,不能無異鄉之嘆。”《醒世恆言·獨孤生歸途鬧夢》:“捱過殘臘,到了新年,又是上元佳節。”《再生緣》第九回:“如今殘臈過新春,今年我宅多興旺,人口平安福又增。”
梅蕊
梅花蓓蕾。 宋 歐陽修 《蝶戀花》詞:“臘雪初消梅蕊綻。梅雪相和,喜鵲穿花轉。” 宋 朱熹 《和李伯玉用東坡韻賦梅花》:“忽聞梅蕊臘前破, 楚 客不愛蘭佩昏。” 宋 韓淲 《賀新郎·十三日小園梅枝微紅點綴便覺可句》詞:“梅蕊依稀矣。歲華深、翛然但把,杖蔾閒倚。”
逗漏
透露,漏泄。 清 捧花生 《畫舫餘譚》:“名花解語人傾國,逗漏春光到十分。” 王闓運 《巫山天岫峰》詩序:“從上游望 巫山 ,見一孔在千仞之上,曲屈逗漏,背復見天。”
陽和
(1).春天的暖氣。《史記·秦始皇本紀》:“維二十九年,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宋 李昴英 《瑞鶴仙》詞:“想陽和早遍南州,暖得柳嬌桃冶。” 明 劉基 《梅花》詩之三:“不是孤芳貞不撓,陽和爭得上枯枝。”
(2).借指春天。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雖陽和布氣,鷹化為鳩,至於識者,猶憎其眼。”《舊唐書·于志寧傳》:“今時屬陽和,萬物生育,而特行刑罰,此謂傷春。” 元 薩都剌 《雪中妃子》詩:“疑是陽和三月暮,楊花飛處牡丹開。”
(3).溫暖;和暖。 唐 陳子昂 《諫刑書》:“獄吏急法,則慘而陰雨;陛下赦罪,則舒而陽和。” 郁達夫 《春風沉醉的晚上》三:“如今到了陽和的春日曬著的這日中,我還不能自覺,依舊穿了這件夜遊的敝袍,在大街上闊步。”
(4).喻指和悅的臉色。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孫文定公》:“公內峻外和,相對者如登 泰 華 ,坐春風,非不陽和熙熙,貯在顏間,而業已置人於青雲上。”
(5).陽氣。 晉 葛洪 《抱朴子·至理》:“接煞氣則彫瘁於凝霜,值陽和則鬱藹而條秀。” 唐 方乾 《除夜》詩:“煦育誠非遠,陽和又欲昇。” 清 姚瑩 《噶瑪蘭台異記》:“澤源與山脈僨興,陰晦與陽和交戰,二氣相薄,梗塞乍通。”
(6).祥和的氣氛。 唐 李白 《古風》之十四:“陽和變殺氣,發卒騷中土。” 唐 楊巨源 《上裴中丞》詩:“政引風霜成物色,語回天地到陽和。” 清 曹寅 《暢春苑張燈賜宴歸舍》詩:“光浮太乙照千門,徧召陽和布密恩。”
(7).借指佳音。 明 孫柚 《琴心記·廷尉伸冤》:“ 長卿 本意九死為期,不意陽和忽布,且喜又復官爵,還令 文園 。”
柳條
編織筐、包、籃子等用的柳樹柔軟的枝條
柳條包
乾隆名句,探春花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