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流謙的《李允成次彥博韻見示仍用韻答之三首》
全文:
挽眉聊卓魯,高步故夔龍。
倦翮閒霜鶚,蒼棱老澗松。
只應安小試,正自恥先容。
泚筆書三異,他山玉可攻。
參考注釋
泚筆
以筆蘸墨。《新唐書·岑文本傳》:“或策令叢遽,敕吏六七人泚筆待,分口占授,成無遺意。” 清 王晫 《今世說·企羨》:“且讀且嘆,遂泚筆為序。” 郁達夫 《志亡兒耀春之殤》詩之一:“虛堂月落星繁夜,泚筆為文記 耀春 。”
三異
指 漢 中牟 令 魯恭 行德政而出現的三種奇蹟。《後漢書·魯恭傳》:“﹝ 魯恭 ﹞拜 中牟 令。 恭 專以德化為理,不任刑罰…… 建初 七年,郡國螟傷稼,犬牙緣界,不入 中牟 。 河南 尹 袁安 聞之,疑其不實,使仁恕掾 肥親 往廉之。 恭 隨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過,止其傍。傍有童兒, 親 曰:‘兒何不捕之?’兒言‘雉方將雛’。 親 瞿然而起,與 恭 訣曰:‘所以來者,欲察君之政耳。今蟲不犯境,此一異也;化及鳥獸,此二異也;豎子有仁心,此三異也。久留,徒擾賢者耳。’還府,具以狀白 安 。” 金 趙秉文 《中牟陽冰篆》詩:“ 中牟 三異今則四,斷碑殘缺 陽冰 書。”
他山
(1).別處的山。 唐 鄭谷 《登杭州城》詩:“潮來無別浦,水落見他山。” 宋 蘇軾 《儋耳山》詩:“突兀隘空虛,他山總不如。”
(2).引申泛指山石。 唐 苗神客 《乙速孤神慶碑》:“於是爰勒他山,用旌斯烈。”參見“ 他山之石 ”。
(3).指別處山上的石頭。比喻磨礪自己,幫助自己成就的外力。《群書治要》卷四五引 漢 仲長統 《昌言》:“可令王侯子弟,悉入大學,廣之以他山,肅之以二物,則腥臊之污可除,而芬芳之風可發矣。” 三國 魏 曹丕 《以鄭稱為武德傅令》:“龍淵太阿,出 昆吾 之金, 和氏 之璧,由 井裡 之田。礱之以砥礪,錯之以他山,故能致連城之價,為命世之寶。”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部》:“類我者,我友之,亦不媿為攻玉之他山。”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司文郎》:“幸相知愛,故極力為‘他山’之攻,生平未酬之願,實欲借良朋一快耳!”詳“ 他山之石 ”。
(4). 清 查慎行 的別稱。 清 袁枚 《仿元遺山論詩》詩之五:“ 他山 書史腹便便,每到吟詩盡棄捐。”
李流謙名句,李允成次彥博韻見示仍用韻答之三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