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柳宗元的《再至界圍岩水簾遂宿岩下(是年出刺柳州五月復經此)》
全文:
發春念長違,中夏欣再睹。
是時植物秀,杳若臨懸圃。
歊陽訝垂冰,白日驚雷雨。
笙簧潭際起,鸛鶴雲間舞。
古苔凝青枝,陰草濕翠羽。
蔽空素彩列,激浪寒光聚。
的皪沉珠淵,鏘鳴捐佩浦。
幽岩畫屏倚,新月玉鉤吐。
夜涼星滿川,忽疑眠洞府。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植物
構成植物界為數眾多的任何有機體,其典型的特徵有:無自身移動性的運動能力,不具有迅速運動反應力;缺乏明顯的神經和感覺器官(雖然具有特別的刺激反應的指示感應);具有纖維素構成的細胞壁;有一個特有的營養系統,即通過葉綠體的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而無需直接吸收有機營養物質和表現出有性與無性世代交替的明顯趨向
故植物中之。——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曰植物。——蔡元培《圖畫》
杳若
杳然。形容渺茫不見蹤影。 清 陳維崧 《寶鼎現·甲辰元夕後一日次康伯可韻》詞:“昨夜辜負無眠意,枉費盡描朱刷翠,問天上素娥,因甚杳若?”
懸圃
傳說在 崑崙山 頂。有金台、玉樓,為神仙所居。也稱 玄圃 。後泛指仙境。語出《楚辭·天問》:“ 崑崙 懸圃 ,其凥安在?” 王逸 註:“ 崑崙 ,山名也,其巔曰 縣圃 ,乃上通於天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辨騷》:“ 崑崙 、 懸圃 ,非經義所載,然其文辭麗雅,為詞賦之宗。” 唐太宗 《帝京篇》之十:“無勞上 懸圃 ,即此對神仙。”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二》:“所謂 瑤池 、 懸圃 ,珠樹芝田,概乎未見。”
柳宗元名句,再至界圍岩水簾遂宿岩下(是年出刺柳州五月復經此)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是時植物秀,杳若臨懸圃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