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黃庭堅的《次韻李之純少監惠硯》
全文:
黃公山下黃雞秋,持節恤刑曾少休。
小人負弩得開道,掃葉張飲林岩幽。
相傳有石非地產,列仙持來自羅浮。
酒酣步出雲雨上,南撫方城西嵩丘。
林端乃見石空洞,猛獸贔屭踞上頭。
鳥道兔迒謀挽致,萬牛不動五丁愁。
道家蓬萊見仙伯,我亦洗湔與清流。
探囊贈研頗宜墨,近出黃山非遠求。
乃知此山自才美,物慾致用當窮搜。
迷邦故令成器晚,不琢元非匠石羞。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相傳
(1) 長期以來流傳下來的
相傳這事發生在北方
(2) 遞相傳授
地產
(1) 私有或公有的土地
(2) 租出的財產,租給租佃者的財產
把他自己拔出的一片小地產建成一座整潔磚房的小莊,以每年一個畿尼(舊英金幣)的租金租出
(3) 不動產
房屋四周全是地產
列仙
見“ 列仙 ”。
亦作“ 列僊 ”。1.諸仙。《漢書·司馬相如傳下》:“ 相如 以為列僊之儒居山澤間,形容甚臞,此非帝王之僊意也,乃遂奏《大人賦》。” 唐 蘇頲 《景龍觀送裴士曹》詩:“昔日嘗聞公主第,今時變作列仙家。” 清 陳大章 《戊子生日書懷》詩:“勳業盡拋青瑣客,形容尚類列仙癯。”
(2).謂位高的仙人。 明 劉基 《送龍門子入仙華山辭》:“他日道成為列仙,無相忘也。” 明 方孝孺 《贈王時中序》:“其神氣閒定如列僊之流,莫能名其術也。”
來自
表示來源,但通常不帶有肇始之意,而指從原有的以另一形式存在的人或物,通過賦與、移轉、演繹、模仿或再生而發生
主要收入來自開採煤礦
羅浮
山名。在 廣東省 東江 北岸。風景優美,為 粵 中遊覽勝地。 晉 葛洪 曾在此山修道,道教稱為“第七洞天”。相傳 隋 趙師雄 在此夢遇梅花仙女,後多為詠梅典實。 南朝 陳 徐陵 《奉和山地》:“ 羅浮 無定所,鬱島屢遷移。” 唐 劉恂 《嶺表錄異》卷中:“ 南海 以竹為甑者,類見之矣,皆 羅浮 之竹也。” 元 張可久 《天淨沙·孤山雪夜》曲:“淡粧人在 羅浮 ,黃昏月上 西湖 ,翠袖翩翩起舞。” 清 屠宸楨 《疏影》詞:“酒醒黃昏,看足香痕,好夢 羅浮 重省。”參見“ 羅浮夢 ”。
黃庭堅名句,次韻李之純少監惠硯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