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石的《山圖》
全文:
丹砂山中期,交梨海上約。
崎嶇九折坂,準擬一丸藥。
至今山仙翁,已跨紫霄鶴。
鶴去當歸來,塵世憶如昨。
天使自天降,招去游五嶽。
洞府日月長,流水花片落。
我來似天意,一官不足縛。
道氣迄未充,何以痊瘴惡。
雲霞閟靈蕊,霧雨罩仙萼。
臭稗雜菁英,凡草混荃若。
未免七十毒,誰敢試口嚼。
上焉憂國病,下者念民瘼。
安得如昔人,一舉翔寥落。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憂國
為國事而憂勞。《戰國策·齊策四》:“寡人憂國愛民,固願得士以治之。” 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朝廷無至忠憂國之臣,不惜傷損威重。” 清 錢謙益 《董應舉授中大夫制》:“為國以得人為急,人臣以憂國為先。”
民瘼
民眾的疾苦。語本《詩·大雅·皇矣》:“監觀四方,求民之莫。” 馬瑞辰 通釋:“《漢書》、《潛夫論》及《文選》注,並引作‘求民之瘼’。”《後漢書·循吏傳序》:“廣求民瘼,觀納風謡。” 唐 孫樵 《武皇遺劍錄》:“民瘼其瘳,國用有加。” 宋 李綱 《與秦相公書》之十二:“入境之初,詢問民瘼。耆老皆雲,累年以來,既盜賊之所蹂踐,又科需之所搔擾。” 明 方孝孺 《書學齋佔畢後》:“此非躬歷其事,而深究民瘼者,不能述斯言也。” 清 龔自珍 《水調歌頭·竹嶼病起賦一詞送別》詞:“帝念東南民瘼,一髮牽之頭動,親問六州鹺。”
李石名句,山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