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梅堯臣的《和江鄰幾景德寺避暑》
全文:
垤蟻不應雨,鳴鳶不生風。
鬱氣若甑炊,初陽如火紅。
裸膚汗交流,腯體膏將熔。
龍頭費挹酌,犢鼻強遮蒙。
常畏俗物來,去避青蓮宮。
廣堂鋪琉璃,高檐蔭梧桐。
廊壁畫地獄,獄具鑊鋸舂。
鐵城何焰焰,鐵床亦彤彤。
誰知炮烙死活間,傳自西域黃面翁。
正類人世苦此熱,聲利役使亡西東。
京師貴賃幾椽舍,窮煎相似聒欲聾。
屋頭朝爨作飲食,枕底夕艾驅蚊蟲。
宜爾近巷江夫子,賦詩特壓塵土中。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鐵城
(1).指地獄。佛教傳說中認為阿鼻地獄之城由鐵鑄成。 南朝 齊 蕭子良 《淨住子淨行法門·沉冥地獄門》:“此洲地下八大地獄,最下阿鼻,四萬由旬。鐵城四周,表里火徹。” 明 徐渭 《清涼寺雲是梁武台城》:“壞榜幾更金剎字,飢魂應爛鐵城圍。”
(2).指 遂城 。今 河北省 徐水縣 遂城 。 宋 為 廣信軍 治所。 楊延昭 守此, 遼 軍攻圍百戰不能下,因有“鐵遂城”之稱。簡稱 鐵城 。 清 孫枝蔚 《贈安肅梁明府木天》詩:“《禹貢》兼 堯 命, 銅門 並 鐵城 。”自註:“ 宋 景德 元年甲辰,以 梁門 為 安肅軍 , 武遂 為 廣信軍 。謂之‘銅梁門’,‘鐵遂城’。”
焰焰
亦作“燄燄”。1.火苗初起貌。《書·洛誥》:“無若火始燄燄,厥攸灼敘,弗其絶。”《孔子家語·觀周》:“焰焰不滅,炎炎若何!” 宋 司馬光 《上龐副樞論貝州事宜書》:“夫炎炎不絶,焰焰奈何!當事之微,治之易耳;時至不為,禍如發機。” 明 方孝孺 《過寧陵縣學》詩:“滔滔未有艾,燄燄安所從?”
(2).火焰熾烈貌。 北周 庾信 《燈賦》:“輝煇朱燼,焰焰紅榮。” 唐 元稹 《董逃行》:“ 董 逃 董 逃 董卓 逃,揩鏗戈甲聲勞嘈。剜剜深臍脂焰焰,人皆數嘆曰:爾獨不憶年年取我身上膏。”《醒世恆言·鄭節使立功神臂弓》:“嚇殺員外,慌忙走來時,只見焰焰地燒著。”
(3).明亮貌;鮮明貌。 唐 楊炯 《益州溫江縣令任君神道碑》:“明星燄燄,不臨 太丘 之前;暮雨沉沉,不散 巫山 之曲。” 唐 王轂 《苦熱行》:“ 祝融 南來鞭火龍,火旗焰焰燒天紅。” 宋 范仲淹 《覽秀亭》詩:“焰焰眾卉明,袞袞新泉流。” 宋 葉適 《奉賦成都新園詠歸堂》之一:“沃沃葵莧畦,焰焰棠杏塢。” 宋 朱弁 《炕寢三十韻》:“飛飛涌玄雲,燄燄積紅玉。”
(4).炎熱貌。 唐 楊巨源 《夏日苦熱同長孫主簿過仁壽寺納涼》詩:“爀爀沸泉壑,燄燄燋砂石。” 宋 梅堯臣 《和江鄰幾景德寺避暑》:“鐵城何燄燄,鐵牀亦彤彤。”
(5).形容氣勢盛貌。 金 元好問 《登封令薛侯去思頌》:“羣小焰焰,如棼絲,如沸糜,殆若不復能措手者。” 金 元好問 《贈修端卿張去華韓君傑三人》詩之六:“異時三客俱焰焰,人倫東國吾無慙。”
鐵床
(1).燒紅的鐵板床。古代亦用作刑具。 南朝 齊 王琰 《冥祥記》:“鐵牀銅柱,燒之洞然;驅迫此人,抱臥其上。” 唐 馮贄 《雲仙雜記·羔羊揮淚》:“ 程皓 以鐵床熁肉,肥膏見火,則油燄淋漓。” 唐 拾得 《詩》之二六:“縱不入鑊湯,亦須臥鐵牀。” 清 黃遵憲 《南漢修慧寺千佛塔歌》:“離宮深處即地獄,鐵牀湯鑊窮烹煎。” 錢仲聯 箋注引舊註:“《南漢春秋》: 中宗 既謀 殤帝 自立……設鑊湯、鐵牀、刳剔等刑,號曰生地獄。”
(2).鐵制的睡床。如:這間集體宿舍共有四張鐵床。
彤彤
通紅貌。 唐 戎昱 《下第留辭顧侍郎》詩:“綺陌彤彤花照塵,王門侯邸盡朱輪。” 楊朔 《黃河之水天上來》:“那股火的洪流閃亮閃亮,映得每個煉鋼手渾身上下紅彤彤的。”
梅堯臣名句,和江鄰幾景德寺避暑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