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旌號召士無留,竹帛功名公所赴

王之望次制帥所和前韻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王之望的《次制帥所和前韻》

全文:
聖主憂勤躬萬務,英豪寧許山林住。
弓旌號召士無留,竹帛功名公所赴
天表對揚咨見晚,坤維鎮撫歌來暮。
雪山增生絕紛埃,蜀道非難履平路。
分陝聊煩攄妙略,秉鈞已嘆迂高步。
朱轓撫俗民懷,玉帳折衝荒服懼。
羽檄不飛烽堠滅,駿骨多收邊市互。
孔明七縱詎非長,戶牖六奇真不誤。
農狎其野無外憂,馬騰於槽有餘怒。
三陲絕徼皆妥安,諸將雄師今盡護。
九重益友思直諒,四蜀新聲詠宣布。
帥閫方觀勳業成,廟堂行看精神聚。
嗟我衰遲托末契,辱公敦篤傾殊顧。
當年獻賦誦凌雲,上國承顏悅披霧。
禹門親睹躍風雷,堯陛初驚承雨露。
龍顏下矚頓生光,鳳翼高翔從此附。
稱身朝服曳青雲,滿袖天香攜寶炷。
九霄變化冥鵬升,一紀光陰隙駒鶩。
綈袍雅意念張祿,襦夸餘波依叔度。
他時入覲對金蓮,伴直應隨玉堂寓。

王之望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王之望弓旌號召士無留,竹帛功名公所赴書法作品欣賞
弓旌號召士無留,竹帛功名公所赴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弓旌

(1).弓和旌。古代徵聘之禮,用弓招士,用旌招大夫。《左傳·昭公二十年》:“昔我先君之田也,旃以招大夫,弓以招士。”《孟子·萬章下》:“敢問招虞人何以?曰:‘以皮冠,庶人以旃,士以旂,大夫以旌。’”後遂以“弓旌”泛指招聘賢者的信物。《古文苑·邯鄲淳<後漢鴻臚陳君碑>》:“ 初平 之元,禁罔蠲除,四府並辭,弓旌交至。” 章樵 註:“弓旌,所以招聘賢者。” 唐 竇常 《早發金鉤店寄奚十唐大二茂才》詩:“寄謝金門侶,弓旌誤見招。”

(2).借指延聘。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羅鄴》:“ 崔安潛 侍郎廉問 江西 , 鄴 適飄蓬 湘 浦 間, 崔 素賞其作,志在弓旌,竟為幕吏所沮。” 清 顧炎武 《與王虹友書》:“流寓 關 華 ,已及二載,幸得棲遲泉石,不與弓旌。”

號召

以口頭或書面的形式向人們發出召喚,使其完成預完的任務

回響某人的號召

竹帛

(1).竹簡和白絹。古代初無紙,用竹帛書寫文字。《墨子·天志中》:“又書其事於竹帛,鏤之金石,琢之槃盂,傳遺後世子孫。”

(2).引申指書籍、史乘。《史記·孝文本紀》:“然後祖宗之功德著於竹帛,施於萬世,永永無窮,朕甚嘉之。” 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每覽史籍,觀古忠臣義士,出一朝之命,以殉國家之難,身雖屠裂,而功名著於景鍾,名稱垂於竹帛,未嘗不拊心而嘆息也。” 唐 韓愈 《送文暢師北游》詩:“相公鎮 幽 都,竹帛爛勛伐。”《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謝知音》:“似先生這等抱負,何不求取功名,立身於廊廟,垂名於竹帛。” 梁啓超 《讀孟子界說》:“故《春秋》有大義,有微言,皆口授弟子,俟數傳乃著竹帛。”

功名

功績和名位;封建時代指科舉稱號或官職名位

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國演義》

但是,他們(指東林黨人)比起那一班讀死書的和追求功名利祿的人,總算進步多了。——《事事關心》

公所

(1).官府。《清史稿·刑法志三》:“ 天命 元年,諭貝勒大臣曰:‘國人有事,當訴於公所,毋得訴於諸臣之家。’”

(2).處理公眾事務的機關、團體。同業或同鄉組織,除稱會館外,亦名公所。如布業公所,四明公所等。

(3).處理公眾事務的機關、團體。舊時的區、鎮、鄉、村政府,稱區公所、鎮公所、鄉公所、村公所。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今夜裡,我看見你從村公所跑出來的那個神氣,我就更不放心,所以住在你對面的殿里。”

(4).處理公眾事務的機關、團體。舊時亦以稱收容處所,如 清 末 揚州 收容乞丐的機關,即名“棲流公所”。幫會組織也稱“公所”。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十三:“ 蕭隊長 叫 劉勝 去看 李振江 的那天下晚, 劉勝 闖到 韓老六 擺香堂的公所院子裡,從玻璃窗戶里看見屋裡點著燈, 韓長脖 正在跟 李振江 說話。”原註:“公所,青幫公所。”

王之望名句,次制帥所和前韻名句

詩詞推薦

弓旌號召士無留,竹帛功名公所赴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