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榘的《勸農二絕》
全文:
善端天賦本無殊,力穡之餘好讀書。
莫訝勸農因勸學,須知公相起犂鋤。
參考注釋
勸農
(1).鼓勵農耕。《史記·孝文本紀》:“農,天下之本,務莫大焉。今勤身從事而有租稅之賦,是為本末者毋以異,其於勸農之道未備。”《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是以帝耕以勸農,後桑以成服,所以昭事上帝,告虔報施也。” 鄭觀應 《盛世危言·墾荒》:“ 中國 伊古以來,以農桑為本,內治之道,首在勸農。”
(2).古代政府官員在春夏農忙季節,巡行鄉間,勸課農桑,稱勸農。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前集·吳興園圃》:“郡守每歲勸農還,必於此艤舟宴焉。” 元 張壽卿 《紅梨花》第三折:“我如今待要下鄉勸農去也,則怕那秀才上朝應舉去的忙,等不的我回來。”
(3).官名。古代負責鼓勵督促農業生產的官吏。 晉 束晳 《勸農賦》:“惟百里之置吏,各區別而異曹;考治民之賤職,美莫當乎勸農。”參見“ 勸農使 ”。
勸學
勉勵人學習;鼓勵人努力學習
須知
必須知道
須知勝利來之不易
公相
(1).指公卿、宰相一類的顯官。 唐 韓愈 《祭十二郎文》:“誠知其如此,雖萬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 宋 梅堯臣 《送劉定賢良下第赴廣陵令》詩:“中則首公相,人情作冠幘。”
(2).對官長的尊稱。 元 關漢卿 《金線池》第四折:“下里正熬煎,謝公相肯矜憐。” 明 朱權 《荊釵記·投江》:“公相望垂憐……願公相早登八位三台顯。”
犂鋤
亦作“犁鉏”。亦作“犁鋤”。1.農具。犁和鋤。《後漢書·王符傳》:“丁夫不扶犂鋤,而懷丸挾彈,攜手上山遨遊。” 宋 陸游 《雨後》詩:“新涼生枕簟,餘潤入犁鋤。” 明 何景明 《彭中丞四民圖歌》:“高原犂鉏破煙雨,書閣窈窕穿松林。”
(2).借指耕作。 唐 韓愈 《符讀書城南》詩:“不見公與相,起身自犂鉏。”
張榘名句,勸農二絕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