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寒山寺·其三

作者:釋懷深 朝代:宋代

擬寒山寺·其三原文

寒山三百編,言淡而有味。

論心無隱情,警世多逆耳。

下士聞之嗔,上土讀之喜。

翻笑老閭丘,對面如千里。

詩詞問答

問:擬寒山寺·其三的作者是誰?答:釋懷深
問:擬寒山寺·其三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參考注釋

寒山

(1).傳說中北方常寒之山。《楚辭·大招》:“魂乎無北!北有寒山, 逴龍 赩只。” 王逸 註:“言北方有常寒之山,陰不見日,名曰 逴龍 。” 晉 張協 《七命》:“大夫曰:‘寒山之桐,出自太冥。’”

(2).冷落寂靜的山;寒天的山。 南朝 宋 謝靈運 《入華子崗是麻源第三谷》詩:“南州實炎德,桂樹凌寒山。” 唐 韓翃 《送齊山人歸長白山》詩:“柴門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萬木中。”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秋畦公取士》:“秋風幾樹天香動,吹向寒山老桂林。”

(3).指 浙江省 天台縣 的 寒岩 。 唐 詩僧 寒山子 曾居此。 唐 寒山 《詩》之三:“可笑 寒山 道,而無車馬蹤。” 唐 寒山 《詩》之二○三:“我家本住在 寒山 ,石巖棲息離煩緣。”

(4).即 寒山子 。 唐 寒山 《詩》之二二○:“時人見 寒山 ,各謂是風顛。貌不起人目,身唯布裘纏。” 宋 陸游 《醉中題民家壁》詩:“吾詩戱用 寒山 例,小市人家到處題。”參見“ 寒山子 ”。

(5).地名。在 江蘇省 吳縣 西,本 支硎山 之支峰, 明 處士 趙宧光 曾隱居於此。

(6).地名。在 江蘇省 徐州市 東南。《晉書·劉遐傳》:“詔 遐 領 彭城 內史,與 徐州 刺史 蔡豹 、 太山 太守 徐龕 共討 撫 ,戰於 寒山 , 撫 敗走。”

(7).地名。在 廣西 玉林縣 西北三十里。參閱《九域志》。

三百

《論語·為政》:“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刑昺 疏:“按今《毛詩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內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數。”後以“三百”指代《詩經》。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三百之蔽,義歸無邪。” 清 姚鼐 《<敦拙堂詩集>序》:“文士得三百之義者,莫如 杜子美 。”參見“ 三百篇 ”。

有味

(1) 指食物滋味好

這菜真有味,我愛吃

(2) 食物變質而餿臭

飯有味了,吃了會鬧肚子的

(3) 有情趣

這幅小品畫很有味兒

論心

(1).研究思想。《荀子·非相》:“故相形不如論心,論心不如擇術。”

(2).談心,傾心交談。 晉 陸機 《演連珠》之二九:“撫臆論心,有時而謬。” 宋 王安石 《相送行》詩:“憶昔論心兩綢繆,那知相送不得留。”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三六:“多君媕雅數論心,文字緣同骨肉深。”

無隱

(1).沒有隱瞞或掩飾。《禮記·檀弓上》:“事君有犯而無隱。” 晉 僧朗 《答晉主昌明書》:“夫至人無隱,德生為聖。” 宋 徐鉉 《送高郎中出為婺源建威軍使》詩:“危言昔日嘗無隱,壯節今來信不凡。” 清 趙翼 《簷曝雜記·王雲錦》:“上問其元日何事,具以實對。上嘉其無隱。”

(2).沒有隱士。《藝文類聚》卷五七引 漢 揚雄 《連珠》:“明君取士,貴拔眾之所遺……是以巖穴無隱,而側陋章顯也。”

(3).沒有隱蔽,完全顯露。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循吏》:“海邊有 越王石 ,常隱雲霧。相傳雲清廉太守乃得見。 願 往觀試,清徹無隱。”

警世

謂警告世人。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別集·二僧入冥》:“天理果報之事,未有昭昭如此事者,故書之以警世雲。” 明 歸有光 《<卓行錄>序》:“所以扶翊綱常,警世勵俗,則一而已矣。”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然神道設教,使人知畏,亦警世之苦心。” 蕭乾 《南德的暮秋·十月十五日》:“村人於是向天許願,說每逢十年全村必演一季警世的宗教戲。”

逆耳

聽起來使人不悅和不能接受

我們要學會聽逆耳之言

下士

(1) 低於中士而高於一等兵的軍士

(2) 下士的官職或職位;下士軍銜

閭丘

(1).古地名。《左傳·襄公二十一年》:“ 邾 庶其 以 漆 、 閭丘 來奔。” 楊伯峻 註:“ 漆 在今 山東 鄒縣 東北, 閭丘 又在 漆 東北十里。”

(2).複姓。《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閭丘嬰 帥師圍 盧 。”《國語·魯語下》:“ 齊 閭丘 來盟。” 韋昭 註:“ 閭丘 , 齊 大夫 閭丘明 也。”

對面

(1)

(2) 對門

他就住在對面

(3) 當面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4) 正前方

楊志卻待要回言,只見對面松林里影著一個人。——《水滸傳》

千里

指千里馬

先王之千里。——《呂氏春秋·察今》

標籤:寒山寺

詩詞推薦

擬寒山寺·其三原文_擬寒山寺·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