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轍的《郭綸》
全文:
郭綸本蕃種,騎斗雄西戎。
流落初無罪,因循遂龍鍾。
嘉州已經歲,見我涕無窮。
自言將家子,少國小彎弓。
長遇西鄙亂,走馬救邊烽。
手挑丈八矛,所往如投空。
平生事苦戰,數與大寇逢。
昔在定川寨,賊來如群蜂。
萬騎擁酋帥,自謂白相公。
揮兵取其元,模糊腥血紅。
戰勝士氣振,赴敵如旋風。
蚩蚩氈裘將,不信勇且忠。
遙語相勸誘,一矢摧厥胸。
短兵接死地,日落沙塵蒙。
馳歸不敢息,馬口銜折鋒。
誰知八尺驅,脫命萬死中。
忽聞南蠻叛,羽檄行匆匆。
將兵赴危難,瘴霧不辭沖。
行經賀州城,寂寞無人蹤。
攀堞莽不見,入據為築墉。
一旦賊兵下,百計燒且攻。
三日不能陷,救至遂得通。
崎嶇有成績,元帥多異同。
有功不見賞,憔悴落巴賨。
已矣誰覆信,言之氣恟恟。
予不識郭綸,聞此為斂容。
一夫何足言,竊恐悲群雄。
此非介子推,安肯不計功。
郭綸未嘗敗,用之可前鋒。
參考注釋
蚩蚩
(1).敦厚貌。一說,無知貌。《詩·衛風·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 毛 傳:“蚩蚩者,敦厚之貌。” 朱熹 集傳:“蚩蚩,無知之貌。” 宋 王禹偁 《君者以百姓為天賦》:“徒觀乎浩浩玄穹,蚩蚩黔首。”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張誠》:“翁輟泣愕然,不能喜,亦不能悲,蚩蚩以立。”
(2).惑亂貌;紛擾貌。 漢 揚雄 《法言·重黎》:“大國蚩蚩,為 嬴 弱 姬 。”《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於是素交盡,利交興,天下蚩蚩,鳥驚雷駭。” 李善 註:“《廣雅》曰:‘蚩,亂也。’” 呂延濟 註:“蚩蚩,猶擾擾也。” 清 姚鼐 《詠七國》:“蚩蚩六國主,蟲豸力爭競。”
(3).象聲詞。 茅盾 《速寫一》:“這是一個擦得耀眼的紫銅質的大傢伙,雖然關著嘴,可是那轉柄的節縫中卻蚩蚩地飛迸出兩道銀線一樣的細水,斜射上去約有半尺高。”
氈裘
(1) 亦作“旃裘”,古代北方民族用毛制的衣服
(2) 指代北方民族
氈裘之長。——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不信
(1).不相信。《書·湯誓》:“爾無不信,朕不食言。” 孔穎達 疏:“汝無得不信我語。” 宋 曾鞏 《南湖行》之一:“生長江湖樂卑濕,不信中州天氣和。” 元 關漢卿 《救風塵》第二折:“不信好人言,必有悽惶事。”
(2).不誠實;不信實。《詩·小雅·蒼伯》:“慎爾言也,謂爾不信。”《史記·穰侯列傳》:“夫 三晉 之相與也, 秦 之深讎也。百相背也,百相欺也,不為不信,不為無行。”
(3).猶言難道。《水滸傳》第六回:“胡説!這等一個大去處,不信沒齋糧?”
蘇轍名句,郭綸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