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王士禎的《放鷹台》
全文:
漢江東去有高台,煙樹蒼蒼楚望開。
走馬銅鞮坊北路,少年齊唱野鷹來。
參考注釋
走馬
(1) 騎著馬跑
平原走馬
(2) 善跑的馬
團長有一匹棕色馬,是匹好走馬
銅鞮
(1). 春秋 晉 邑名。在今 山西省 沁縣 南。 晉平公 曾築 銅鞮宮 於此。 漢 置縣,治所在今 山西省 沁縣 南。 北魏 以後屢有遷移。 明 洪武 初廢入 沁州 。《左傳·成公九年》:“秋, 鄭伯 如 晉 , 晉 人討其貳於 楚 也;執諸 銅鞮 。” 杜預 註:“ 銅鞮 , 晉 別縣,在 上黨 。” 楊伯峻 註:“據《嘉慶一統志》, 銅鞮 在今 山西 沁縣 南。”
(2). 春秋 晉 離宮名。《左傳·襄公三十一年》:“今 銅鞮 之宮數里,而諸侯舍於隸人。” 杜預 註:“ 銅鞮 , 晉 離宮。” 楊伯峻 註:“ 銅鞮宮 在 山西 沁縣 南二十五里。”
(3).指 襄陽 。 唐 李端 《代棄婦答賈客》詩:“ 玉壘城 邊爭馬走, 銅鞮 市里共乘舟。” 宋 張孝祥 《醉落魄》詞:“桃花庭院光陰速, 銅鞮 誰唱大堤曲。歸時想是櫻桃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一·公文介公詩》:“《襄陽》雲……林鶯送客巖花笑,曾見 銅鞮 歌舞無?”
(4).曲名。 明 徐復祚 《投梭記·敘飲》:“唱罷《銅鞮》日欲脯,花前醉樽前起舞。”參見“ 銅鞮曲 ”。
(5).亦作“ 銅鍉 ”。複姓。 春秋 時有 銅鍉伯華 。見《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北路
(1).北方之路。 南朝 宋 謝靈運 《撰征賦》:“眷北路以興思,看東山而怡目。”
(2).泛指北方地區。《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七回:“炒了幾個鷄蛋,烙了幾張餅,大家圍著糊裡糊塗吃了,就算一頓。這是北路風光如此。”
(3).特指 新疆 北部地區。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四:“北路屯田二十三萬八千六百餘畝,南路四萬九千四百餘畝。”
少年
古稱青年男子,現在指人大約十歲到十五歲這個階段
少年兒童讀物
齊唱
齊聲而唱
王士禎名句,放鷹台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