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時見壘已傾頹,荊榛櫛比知者寡

乾隆彰儀門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彰儀門》

全文:
彰儀門外城牆下,土壘背城面平野。
上留方孔下孔圓,不知此是何為者。
旁有老翁指點言,傳聞詎識實與假。
明代堵築防流賊,孔以施炮壘拒馬。
少時見壘已傾頹,荊榛櫛比知者寡
我聞此語興咨嗟,感懷欲置不能舍。
勝國君臣守禦嚴,即今胡為屋其社。
由來守德勝守險,地利不如人和也。
長歌一曲非誇強,周鑒在殷殷鑑夏。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少時

年幼時;少年時期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史記·陳涉世家》

傾頹

傾覆、崩潰、衰敗

此後漢所以傾頹。——諸葛亮《出師表》

漢室傾頹。——《三國志·諸葛亮傳》

荊榛

(1).亦作“ 荊蓁 ”。泛指叢生灌木,多用以形容荒蕪情景。 三國 魏 曹植 《歸思賦》:“城邑寂以空虛,草木穢而荊榛。”一本作“ 荊蓁 ”。 唐 李白 《古風》之一:“王風委蔓草,戰國多荊榛。” 金 元好問 《續小娘歌》之七:“傷心此日河平路,千里荊榛不見人。” 清 吳偉業 《十月下澣宴閬石蒼水齋》詩:“三江風月尊前醉,一郡荊榛笛里聲。”

(2).謂沒入荒野,指逝世。 明 周履靖 《錦箋記·聞訃》:“閨中何意,半道荊蓁,情隔雲泥。”

(3).比喻艱危,困難。《舊唐書·宦官傳·楊復恭》:“吾於荊榛中援立 壽王 。” 元 許謙 《馮公嶺》詩:“胸中芥蒂未盡去,須信坦道多荊榛。”

(4).比喻惡人。 元 麻革 《過陝》詩:“豺狼滿地荊榛合,目斷 中條 是故丘。” 明 夏完淳 《大哀賦》:“未許其冠帶春秋,遂至夫荊榛天地。” 清 厲鶚 《東城雜記·陳御史元倩》:“手披荊榛,身御魑魅。” 周實 《民立報出版日祝賦》詩:“重重草木羞依附,莽莽荊榛待剪除。”

(5).芥蒂;不快。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射策》:“笑譚之頃,便起荊榛。”

櫛比

像梳齒那樣密密地排列著

廬舍櫛比

知者

能了解的人;有見識的人。 唐 元稹 《琵琶歌》:“曲名《無限》知者鮮,《霓裳羽衣》偏宛轉。” 宋 蘇軾 《以雙刀遣子由次其韻》:“作詩銘其背,以待知者看。”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七:“故余嘗謂 太白 詩,謹守古人繩墨,亦步亦趨,不敢相背。至 杜陵 乃真與古人為敵,而變化不可測矣……但可為知者道,難與俗人言。”

有智慧的人。《周禮·考工記序》:“知者創物,巧者述之。” 陸德明 釋文:“﹝知﹞音智。”《史記·商君列傳》:“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見於未萌。” 唐 杜甫 《貽華陽柳少府》詩:“鬱陶抱長策,義仗知者論。” 章炳麟 《文學說例》:“黨同妬真,以破碎譏知者,人心渾渾,日益頑嚚,良有以也。”

乾隆名句,彰儀門名句

詩詞推薦

少時見壘已傾頹,荊榛櫛比知者寡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