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師道的《游灊山》
全文:
名山發天祖,奕世光寶胄。
嚴嚴聖祖宅,高拱環星宿。
神仙艷粉壁,金玉煥雲構。
盤基戴鰲足,峻宇排鶉咮。
真宮鎮下土,舉世登仙壽。
崇岡指白鹿,事出天寶舊。
增祟興國年,祥瑞屢臻輳。
天高日月閒,露近松柏茂。
戶牖明九露,齋房麗三秀。
朅來朝帝廷,玉陛嚴青綬。
天關無虎守,仙子可邂逅。
乘風謁蓬萊,下視塵土臭。
徐行轉山谷,古木驚哀狖。
梯空到白塔,山翼橫飛鷲。
祖禪雲水空,遺蹟荊蓁復。
忘言對庭柏,秀色欣相就。
穿雲九井溢,飛瀑瀉天漏。
松言曉生寒,山色晚凝秀。
憑高恣心賞,領略安敢後。
淮雲茲地險,漢武昔巡狩。
肩輿轉機括,齒杖柱堅瘦。
羹鼎薦溪魚,茶甌酌水溜。
語言不知痕,商略終宇宙。
未禮暫寬容,劇談無滯留。
仙函燈火讀,若獲萬金富。
丹經稍披尋,藥法屢研究。
夜聞更軟語,梅李分閒豆。
身閒逢故人,一笑醉方酬。
豈辭青鞋底,故意群山囿。
驩然造天樂,恍若洞庭奏。
坐起發詩情,風煙供斟侑。
新篇出囊錦,逸韻金石扣。
揮毫四百言,善舞矜長袖。
我非雲夢才,邾莒困偏陋。
萬人百不如,駑馬謝馳驟。
齎書買雲泉,但欲清永晝。
長謠語非工,圭玷空三復。
參考注釋
驩然
歡樂貌。驩,通“ 歡 ”。《列子·黃帝》:“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驩然皆欲愛利之。” 唐 元稹 《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策一道》:“上獲其益,下輸其情,君臣之間,驩然相與。” 柳亞子 《<二十世紀大舞台>發刊詞》:“今當捉碧眼紫髯兒,被以優孟衣冠,而譜其歷史,則 法蘭西 之革命, 美利堅 之獨立……盡印於國民之腦膜,必有驩然興者。”
天樂
順適天道之樂。《莊子·天道》:“與人和者,謂之人樂;與天和者,謂之天樂。” 成玄英 疏:“俯同塵俗,且適人世之懽;仰合自然,方欣天道之樂也。”
(1).猶仙樂。常借指美妙的音樂。 唐 沉佺期 《峽山寺賦》:“仙人共天樂俱行,花雨與香雲相逐。”
(2).指自然界和諧的音響,天籟。 梁啓超 《澳亞歸舟雜興》詩:“盪胸海風和露吸,洗心天樂帶濤聽。”
(3).喻宮庭的音樂。 唐 李白 《宮中行樂詞》之六:“春風開紫殿,天樂下珠樓。”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射策》:“萬國衣冠,盡染御爐細縷;六宮笙鼓,俱傳天樂新聲。”
恍若
(1).茫然。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岑順》:“使者復命, 順 忽然而寤,恍若自失。” 金 段成己 《醒心亭》詩:“翛然自得天游趣,恍若那知地境靈。”
(2).好像,仿佛。 唐 韓愈 《答李秀才書》:“ 元賓 之面容,恍若相接。” 宋 葉適 《醫工嘆重贈柳山人》詩:“一身盡異形質變,恍若土木徒人言。”《老殘遊記》第二回:“只是到後來,全用輪指,那抑揚頓挫,入耳動心,恍若有幾十根弦,幾百個指頭,在那裡彈似的。” 劉白羽 《火光照紅海洋》:“狂嘯的海風與澎湃的海濤從幾面襲來,使你恍若置身於海上懸崖。”
洞庭
(1).廣闊的庭院。《莊子·天運》:“帝張《鹹池》之樂於洞庭之野。” 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間,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爾乃御文軒,臨洞庭。” 宋 蘇軾 《坤成節集英殿教坊詞·教坊致語》:“洞庭九奏,始識《鹹池》之音;靈岳三呼,共獻後天之祝。”
(2).湖名。即 洞庭湖 。《韓非子·初見秦》:“ 秦 與 荊 人戰,大破 荊 ,襲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 唐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詩:“ 洞庭 九州間,厥大誰與讓?”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莪州公詩》:“ 洞庭 春水添新漲,好看雙飛返故林。”參見“ 洞庭湖 ”。
(3).湖名。 太湖 的別名。《文選·左思<吳都賦>》:“指 包山 而為期,集 洞庭 而淹留。” 劉逵 注引 王逸 曰:“ 太湖 在 秣陵 東,湖中有 包山 ,山中有如石室,俗謂 洞庭 。”參見“ 太湖 ”。
(4).山名。在 江蘇省 太湖 中。有東西二山,東山古名 莫厘山 、 胥母山 、 元 明 後與陸地相連成半島。西山即古 包山 。
李師道名句,游灊山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