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處權的《謝徐獻可送款識刻》
全文:
九江使君何殷勤,千里遺我款識文。
夏匜商鍾迄周鼎,良工模刻錙銖分。
先秦述作知淵源,相斯不紹嗟無傳。
歷載數千如昨日,人與寶器名俱鐫。
使君雅尚心絕俗,考古稽疑如不足。
搜羅遐邇極聞見,附益之功思更續。
曾奉宣和乙夜觀,萬丈光芒牛斗寒。
兵戈散落人間世,神護往往投衣冠。
時去事非空嘆息,玉軸牙籤蛛網織。
載行何啻數橐駝,變故紛紛豈人力。
煙塵翳沒鹹陽道,尺璧寸珠沒野草。
秋風吹夢入長安,白髮蒼顏日枯槁。
參考注釋
周鼎
(1).指 周 代傳國的九鼎。《史記·秦始皇本紀》:“ 始皇 還,過 彭城 ,齋戒禱祠,欲出 周 鼎 泗水 ,使千人沒水求之,弗得。” 清 唐孫華 《夏日園居雜詠》之九:“ 薊門 重險舊 堯 封, 周 鼎銷沉 泗水 蹤。”參見“ 九鼎 ”。
(2). 春秋 時 楚莊王 覬覦王位,因伐戎之便而至 周 境,遂問 定王 使臣 周 鼎之大小、輕重。事見《左傳·宣公三年》。後因以“周鼎”借指國家政權。 唐 張說 《開元正歷握乾符頌》:“ 神龍 中興, 周 鼎歸 唐 。” 陳毅 《贛南遊擊詞》:“強寇北國問 周 鼎,大軍西去渡 金沙 ,抗日要開花。”參見“ 問鼎 ”。
(3).比喻寶器。 漢 賈誼 《吊屈原賦》:“於嗟嚜嚜兮,生之無故!斡棄 周 鼎兮寶康瓠。” 晉 葛洪 《抱朴子·擢才》:“洪鐘 周 鼎,不為委淪而輕其體。”
(4).古星名。屬后髮座。 漢 甘公 石申 《星經·周鼎》:“周鼎三星,足狀,雲鼎足星,在攝提大角西,主神鼎。”
良工
古代泛稱技藝高超的人。《墨子·尚賢中》:“今王公大人有一衣裳不能制也,必藉良工。”《尸子·分》:“良工之馬易御也,聖王之民易治也。” 南朝 梁 沉約 《為柳世隆上銅表》:“名罏化金,良工盡藝,方將盈金中藏。”《新五代史·雜傳十七·崔梲》:“其樂工舞郎,多教坊伶人,百工商賈,州縣避役之人,又無老師良工教習。”《三國演義》第七八回:“ 操 曰:‘吾欲起一殿,名 建始殿 ,恨無良工。’”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翠》:“公子不樂,惟求良工畫 翠 小像,日夜澆禱其下。”
模刻
照原樣摹寫鐫刻。 宋 蘇軾 《答南華辯禪師書》之二:“《泉銘》模刻甚精。”《宋史·呂文仲傳》:“一日,召於 崇政殿 ,讀上草書經史故實數十軸,詔模刻於石。” 明 劉基 《題劉商觀奕圖》:“而其描寫模刻,實俱妙絶。”
銖分
(1).一銖一分。比喻微小。 宋 李綱 《謝降賜玉束帶戰袍器甲銀絹等表》:“蔑著銖分之效,敢當錫予之隆。”
(2).比喻微小的事物。《醫宗金鑒·張仲景<傷寒論·太陽病下>》“桂枝二麻黃一湯方”集解引 張璐 曰:“詳此方藥品,與各半不殊,惟銖分稍異,而証治攸分。” 宋 葉適 《祭韓子師尚書文》:“角寒士之一能,取科舉之銖分。” 宋 葉適 《上殿札子》:“是以收攬天下之權,銖分以上悉總於朝。”
(3).細緻辨別。《遼史·楊績傳》:“陛下銖分邪正,升黜分明,天下幸甚。”
李處權名句,謝徐獻可送款識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