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五邁的《題余君肅日嚴忍齋》
全文:
群肅吾良朋,天資秀而穎。
以忍名其齋,求余為序引。
余聞刃制心,共字謂之忍。
一忍寬百憂,百動歸一靜。
人心本至明,萬善集虛境。
外物一障之,天真隨晦泯。
意猿肆頡頏,氣馬浪馳騁。
以忍作防閒,如物有繩準。
賢養心學,最切是懲忿。
愚者一不校,魯者三自省。
行行無取才,宜為夫子哂。
師德豈懦夫,見善必操秉。
唾面令自乾,可能愧不逞。
公藝忠考人,家法肅而整。
九世有盤盂,一字其要領。
願子繼自今,去過貴乎敏。
育德必體蒙,辨義真觀井。
意融妄盡消,心清事亦省。
我少梁心氣,近亦痛除屏。
作詩雖警君,且俗以自警。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心學
(1).猶言思想修養。 宋 范成大 《寄題筠州錢有文明府新昌小道院》詩:“忠厚平生心學,敏明隨處民功。”
(2).以 陸九淵 、 王守仁 為代表的 宋 明 理學的一個流派,即所謂良知之學。為學主“明本心”、“致良知”。認為心為宇宙的本原。 明 宋濂 《六經論》:“‘六經’皆心學也。心中之理無不具,故‘六經’之言無不該,‘六經’所以筆吾心之理者也。” 明 王守仁 《<陸象山先生全集>敘》:“聖人之學,心學也。”參閱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心學》。
(3).即心理學。 嚴復 《原強》:“繼乃論生學、心學之理,而要其歸於羣學焉。”參見“ 心理學 ”。
懲忿
克制忿怒。《北齊書·陳元康傳》:“ 元康 諫曰:‘王教訓世子,自有禮法,儀刑式瞻,豈宜至是!’言辭懇懇,至於流涕。 高祖 從此為之懲忿。” 明 沉鯨 《雙珠記·獄中冤恨》:“[末] 王先生 不消愁煩,君子謂囹圄為福堂,以其可悔過而遷善也。[生]難道福堂能懲忿?”參見“ 懲忿窒欲 ”。
五邁名句,題余君肅日嚴忍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