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吳西逸的《【雙調】蟾宮曲 山間書事》
全文:
系門前柳影蘭舟,煙滿吟蓑,風漾閒鉤。
石上雲生,山間樹老,橋外霞收。
玩青史低頭袖手,問紅塵緘口回頭。
醉月悠悠,漱石休休,水可陶情,花可融愁。
游玉隆宮。
碧雲深隱隱仙家,藥杵玄霜,飯煮胡麻。
林下樽,雲中雞犬,樹底茶瓜。
香不斷燈明絳蠟,火難消爐煉丹砂。
朗誦南華,懶上浮槎。
笑我塵蹤,走遍天涯。
席上。
博秦樓一笑千金,誰是知音?知此閒心。
裊娜花枝,依稀眉宇,香動詞林。
止談笑何須薦寢,盡疏狂足可披襟。
樂事追尋,歌罷歸來,嗟嘆於今。
寄友。
望故人目斷湘皋,林下丰姿,塵外英豪。
豈憚雙壺?不辭千里,命駕相招。
便休題魚龍市朝,好評論鶯燕心交。
醉後聯鑣,笑聽江聲,如此風濤。
寄情。
半緘書好寄平安,幾句別離,一段艱難。
淚濕烏絲,愁隨錦字,望斷雕鞍。
恨魚雁因循寄簡,對鴛鴦展轉忘餐。
樓外雲山,煙水重重,成病看看。
紀舊。
折花枝寄與多情,喚起真真,留戀卿卿。
隱約眉峰,依稀霧鬢,仿佛銀屏。
曾話舊花邊月影,共銜杯扇底歌聲。
款款深盟,無限思量,語笑盈盈。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隱約
(1).困厄;儉約。《莊子·山木》:“夫豐狐文豹,棲於山林,伏於巖穴,靜也;夜行晝居,戒也;雖飢渴隱約,猶旦胥疏於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也。” 陳鼓應 註:“隱約含有逼困之意。”《楚辭·嚴忌<哀時命>》:“居處愁以隱約兮,志沉抑而不揚。” 王逸 註:“言己放於山澤,隱身守約。”《後漢書·趙典傳》:“ 典 少篤行隱約,博學經書。” 李賢 註:“隱,靜也。約,儉也。” 宋 曾鞏 《學舍記》:“予之卑巷窮廬,冗衣礱飯,芑莧之羹,隱約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
(2).謂義深而言簡。《史記·太史公自序》:“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司馬貞 索隱:“謂其意隱微而言約也。” 張守節 正義:“《詩》《書》隱微而約省者, 遷 深惟欲依其隱約而成其意志也。” 宋 歐陽修 《謝氏詩序》:“ 希孟 之言,尤隱約深厚,守禮而不自放。”
(3).依稀不明貌。 南朝 梁 何遜 《初發新林》詩:“帝城猶隱約,家國無處所。” 唐 韓愈 《次硤石》詩:“試憑高處望,隱約見 潼關 。” 洪深 《趙閻王》第二節第三幕:“這已在林子中,遠處鼓聲隱約可聞。”
眉峰
亦作“ 眉峯 ”。眉毛;眉頭。 宋 柳永 《雪梅香》詞:“別後愁顏,鎮歛眉峰。” 明 周履靖 《錦箋記·閱錄》:“喜今日眉峯少整,無限惜花情,試向林園尋問。”《花月痕》第四五回:“眉峯離恨鎖層層,欲斷情絲總未能。” 艾蕪 《山峽中》:“她的兩條眉峰一豎,眼睛露出惡毒的光芒,看起來,卻是又美麗又可怕的。”
依稀
含糊不清地,不明確地
依稀掩映。——清· 林覺民《與妻書》
霧鬢
亦作“ 霧髩 ”。濃密秀美的頭髮。 宋 蘇軾 《洞庭春色賦》:“攜佳人而往游,勒霧鬢與風鬟。” 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第二折:“有甚心著霧髩輕籠蟬翅,雙眉淡掃宮鴉。”
仿佛
好像;似乎
猶仿佛其若夢從者。——《漢書·揚雄傳》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仿佛陳涉之稱 項燕。—— 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讀著這些有趣的故事,我仿佛也被引進了童話世界
銀屏
(1) 電視接*收*機的螢光屏
銀屏內外
(2) 又稱“螢屏”
吳西逸名句,【雙調】蟾宮曲 山間書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