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神可畏凜如在,有台今亦祠軒轅

王銍縉雲縣仙都山黃帝祠宇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王銍的《縉雲縣仙都山黃帝祠宇》

全文:
我渡溪山尋荒村,群峰勢若萬馬奔。
酣酣春色雪初霽,靄靄野氣山猶昏。
瓊樓金闕滌地盡,松柏半帶斤斧痕。
要還清淨掃塵俗,一炬劫火安得焚。
行人鞠躬下馬拜,仙都妙理吾能言。
威神可畏凜如在,有台今亦祠軒轅
當年垂衣正南面,製作取盡坤與乾。
鑿開鴻荒肇人紀,首為區宇立本根。
風后力牧來聯翩,神機開避施無垠。
初傳聞道廣成子,後乃密契中皇君。
功高德大不可擬,幾與造物分遺恩。
遙遙唐虞建炎運,萬年聖子兼神孫。
至人御世用常道,飛升輕舉安足論。
爰作一氣生萬物,奈何已把天人分。
伏羲八卦畫已破,女媧欲補理亦繁。
飄然獨返紫清去,卻斂造化歸金渾。
廟前仙石表今古,屹立霄壤爭雄尊。
鼎湖可望不可見,意今後世難攀援。
頂中玄宮號泥丸,自然有路朝天閽。
此身內外神氣合,俯仰自超生死門。
默運四時無詭異,試觀日月誰吐吞。
祗今湖邊送風雨,草木吹動旗與幡。
飄然十丈紅菡萏,碧溪下插玻璃盆。
馬蹄車轍不須有,雖迷襄野道自存。
岩泉夜發百穀響,洞庭樂聲猶可聞。
山川古色藏妙意,誰與開滌明根源。
我談希夷返淳樸,不假辯說波濤翻。

王銍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威神

(1).尊嚴的神靈。《漢書·揚雄傳上》:“配帝居之 縣圃 兮,象 泰壹 之威神。” 清 顧炎武 《二月十日有事於欑宮》詩:“不忍寢園荒,復來奠樽斝。仿佛見威神,雲旗導風馬。”

(2).赫奕的聲威;神明般的威嚴。 漢 班固 《封燕然山銘》:“勒以八陣,蒞以威神。”《後漢書·南匈奴傳》:“冀因聖帝威神,一舉平定。” 唐 李德裕 《幽州紀聖功碑銘序》:“皇帝以 軒後 之威神, 漢高 之大略, 光武 之雄斷, 魏祖 之機權,舍而用之,以定王業。”

可畏

(1).令人畏懼。《書·大禹謨》:“可愛非君?可畏非民?” 孔穎達 疏:“言君可畏者豈非民乎?”《左傳·文公七年》“夏日之日也” 晉 杜預 註:“夏日可畏。” 唐 韓愈 《寄三學士》詩:“颶起最可畏,訇哮簸陵丘。”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五·孫文定》:“目睢盱可畏。”

(2).令人敬畏。《論語·子罕》:“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敦煌變文集·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講經文》:“仙樂隱隱以引前,天女依依而後送,一道光明可畏。” 宋 曾鞏 《王無咎字序》:“ 補之 明經術,為古文辭,其材卓然可畏也。”

如在

《論語·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謂祭祀神靈、祖先時,好像受祭者就在面前。後稱祭祀誠敬為“如在”。《後漢書·順帝紀》:“深恐在所慢違‘如在’之義,今遣侍中 王輔 等,持節分詣 岱山 、 東海 、 滎陽 、 河 、 洛 ,盡心祈焉。”

軒轅

(1).傳說中的古代帝王 黃帝 的名字。傳說姓 公孫 ,居於 軒轅之丘 ,故名曰 軒轅 。曾戰勝 炎帝 於 阪泉 ,戰勝 蚩尤 於 涿鹿 ,諸侯尊為天子。後人以之為 中華 民族的始祖。《楚辭·遠遊》:“ 軒轅 不可攀援兮,吾將從 王喬 而娛戲!”《史記·五帝本紀》:“ 黃帝 者, 少典 之子,姓 公孫 ,名曰 軒轅 。”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 軒轅 之世,史有 倉頡 ,主文之職,其來久矣。” 明 王世貞 《登岱》詩:“ 軒轅皇帝 有高臺,鞭石千秋輦道開。”

(2).借指中華民族。 魯迅 《集外集拾遺·<自題小像>詩》:“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 軒轅 。”

(3).指車輈。《戰國策·趙策二》:“前有軒轅,後有長庭,美人巧笑,卒有 秦 患而不與其憂。”《史記·蘇秦列傳》:“前有樓闕軒轅,後有長姣美人。”《說文·車部》“輈,轅也” 清 朱駿聲 通訓:“大車左右兩木直而平者謂之轅;小車居中一木曲而上者謂之輈,故亦曰軒轅,謂其穹隆而高也。”

(4).星座名。在星宿北。共十七星,蜿蜒如龍,故稱。其第十四星為一等大星,因在五帝座之旁,故為女主象。後多借指皇后。《史記·天官書》:“權,軒轅。軒轅,黃龍體。前大星,女主象;旁小星,御者後宮屬。” 張守節 正義:“軒轅十七星,在七星北。黃龍之體,主雷雨之神,後宮之象也……二十四變,皆軒轅主之。其大星,女主也;次北一星,夫人也;次北一星,妃也;其次諸星皆次妃之屬。” 清 錢謙益 《皇后冊文》:“上應張星,主太廟明堂之位;下臨角亢,葉後宮 軒轅 之占。”

(5).運行。 清 龔自珍 《尊隱》:“夫日胎於溟涬,浴於東海,徘徊於華林,軒轅於高閎,照耀人之新沐濯。”

(6).傳說中的國名。 漢 張衡 《思玄賦》:“超 軒轅 於 西海 兮,跨 汪氏 之龍魚,此國之千歲兮,曾焉足以娛余。”

(7).複姓。 唐 有 軒轅集 。見《全唐文》卷九二八。

王銍名句,縉雲縣仙都山黃帝祠宇名句

詩詞推薦

威神可畏凜如在,有台今亦祠軒轅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