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黃庭堅的《傷歌行四首》
全文:
孟氏至誠通竹筍,姜詩純孝感淵魚。
古人常欲養志意,君子不唯全髮膚。
有妹言歸奉箕帚,仰誰出力助葭莩。
等閒親鬢貧中白,自悔從來色養疏。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古人
泛指前人,以區別於當世的人
志意
(1).思想;精神。《荀子·修身》:“志意修則驕富貴,道義重則輕王公。”《韓詩外傳》卷四:“血氣平和,志意廣大,行義塞天地,仁知之極也。” 明 方孝孺 《送金文舉歸省序》:“自非志意之相同,道術之相感,烏能相恤而不厭哉!”
(2).意願。《北齊書·平秦王歸彥傳》:“ 歸彥 既地居將相,志意盈滿,發言陵侮,旁若無人。”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三:“ 鳳翔 以監司賄致節鉞,志意已滿,當不知有此語。”
(3).猶意志。 南朝 宋 劉敬叔 《異苑》卷三:“後數月,山中大火,鸚鵡遙見,便入水濡羽,飛而灑之。天神言:汝雖有志意,何足雲也!” 宋 陸游 《賀湯丞相啟》:“歷萬變而志意愈堅。”
君子
(1) 對統治者和貴族男子的通稱
彼君子兮。——《詩·魏風·伐檀》
君子不齒。——唐· 韓愈《師說》
君子寡慾。——司馬光《訓儉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後來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論語》
君子有不戰。——《孟子·公孫丑下》
君子博學。——《荀子·勸學》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傳》
(3) 對別人的尊稱
君子書敘。——唐· 李朝威《柳毅傳》
君子登山。——明· 顧炎武《復庵記》
同社諸君子。——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君子之後。——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不唯
(1).猶言非因。《左傳·僖公五年》:“ 桓 、 莊 之族何罪?而以為戮,不唯偪乎?”
(2).不僅;不但。 唐 韓愈 《韓滂墓志銘》:“羣輩來見,皆曰:‘ 滂 之大進,不唯於文詞,為人亦然。’” 金 王若虛 《論語辨惑四》:“以予觀之,不唯於語法不順,而義亦未完也。” 王汶石 《少年突擊手》:“凡是他能做的事,媽媽不唯自己不幫忙,奶奶要幫忙,她還不讓呢。”
髮膚
(1).頭髮與皮膚。《孝經·開宗明義》:“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晉 葛洪 《抱朴子·安貧》:“忘髮膚之明戒,尋乾沒於難冀。”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一幕:“生員是讀過聖賢書的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
(2).借指身體。《國語·齊語》:“霑體塗足,暴其髮膚,盡其四支之敏,以從事於田野。” 宋 樂史 《楊太真外傳》卷上:“衣服之外,皆聖恩所賜。惟髮膚是父母所生。” 明 劉基 《短歌行》:“髮膚剝削稜骨生,鮮芳菸邑成枯莖。” 章炳麟 《訄書·通讖》:“人偶萬物,而視以己之髮膚,髮膚有觸,夫誰不感覺?”
黃庭堅名句,傷歌行四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