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跨鶴乘西顥,三十三天取次游

蘇泂次韻虞叟九兄七月一日作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泂的《次韻虞叟九兄七月一日作》

全文:
日月跳丸逝不留,吟蛩得意蛻蟬憂。
終更末伏應無暑,望見中元便有秋。
風爽氣先青草動,雨涼心共白蓮幽。
誰能跨鶴乘西顥,三十三天取次游

蘇泂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跨鶴

(1).乘鶴,騎鶴。道教認為得道後能騎鶴飛升。 宋 林景熙 《簡衛山齋》詩:“何當躡飛珮,跨鶴青雲端。” 清 褚人穫 《堅瓠八集·徐仙》:“縣丞 卓津 題《卜運算元》詞云:‘流水小灣西,晚坐孤亭靜,不見高人跨鶴歸,風水搖清影。’”

(2).用作逝世的婉辭。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六篇:“已而父母皆在府衙中跨鶴仙去。”參見“ 丁令威 ”。

(3).見“ 跨鶴揚州 ”。

西顥

秋季。西方曰顥天,秋位在西,故稱。 唐 劉禹錫 《上門下裴相公啟》:“授鉞於西顥之半,策勛於北陸之初。”

三十三天

梵語忉利天的意譯。即欲界六天之二。小乘有部認為是欲界十天中的第六天。《法苑珠林》卷五:“欲界十天者:一名於手天,二名持華鬘,三名常放逸天,四名日月星宿天,五名四天王天,六名三十三天,七名炎摩天,八名兜率陀天,九名化樂天,十名他化自在天。”《大智度論》卷九:“ 須彌山 高八萬四千由旬,上有三十三天城。”俗稱極高處為三十三天。《西遊記》第三回:“﹝ 悟空 ﹞手中那棒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層地獄。”《金**梅詞話》第十九回:“你在三十三天之上,他在九十九地之下。” 朱自清 《論且顧眼前》:“於是富的富到三十三天之上,貧的貧到十八層地獄之下。”

取次

亦作“ 取此 ”。1.隨便,任意。 晉 葛洪 《抱朴子·祛惑》:“此兒當興卿門宗,四海將受其賜,不但卿家,不可取次也。” 唐 杜甫 《送元二適江左》詩:“經過自愛惜,取次莫論兵。” 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第一折:“兀的不取次棄捨,等閒拋掉。” 汪文溥 《子美囑題化佛化裝百相即柬亞子》詩:“有時西笑入 長安 ,七貴三公取次看。”

(2).草草,倉促。《敦煌變文集·葉淨能詩》:“何不揭氈看驗之?取此行麁疎法令。” 宋 陸游 《秋暑夜興》詩:“呼童持燭開藤紙,一首清詩取次成。” 元 朱庭玉 《青杏子·送別》曲:“腸斷處,取次作別離。”

(3).次序。 北齊 斛律羨 《北齊樂歌》:“日日飲酒醉,國計無取次。”

(4).謂次第,一個挨一個地;挨次。 元 揭傒斯 《山市晴嵐》詩:“近樹參差出,行人取次多。” 清 朱彝尊 《是日再入保和殿侍宴》詩:“妙舞娑盤歇,華鐘取次催。”

(5).尷尬,進退兩難。

蘇泂名句,次韻虞叟九兄七月一日作名句

詩詞推薦

  • 端午貼子詞皇太后閣六首

    周麟之宋代〕柳映金鋪麗,菰黏玉俎香。六宮隨鳳輦,來獻九霞觴。
  • 游石橋

    黃炏宋代〕人道靈瓜有護持,蜿蜒果見著青枝。一時耳目窮何盡,萬事由來不可知。
  • 街西居三首

    姚合唐代〕受得山野性,住城多事違。青山在宅南,回首東西稀。淺淺一井泉,數家同汲之。獨我惡水濁,鑿井庭之陲。自鑿
  • 和象翁雪

    衛宗武宋代〕剪水天為農發祥,豈知寒臥俗成僵。朱門快意酒肉會,墨客馳神詞翰場。梁苑集中呈賦手,灞橋行處吐詩香。羊羔
    誰能跨鶴乘西顥,三十三天取次游 詩詞名句
  • 題張宗蒼畫

    乾隆清代〕飽挹煙霞趣,來為山水圖。學王無刻畫,似米不糊塗。綠樹高扶嶂,白沙遠帶湖。攜張留別沈,詩畫信歸吳。
  • 讀圓覺經

    郭印宋代〕萬法歸一心,一心何所寄。靈光自巍巍,無物不具備。如來既先覺,要警眾生寐。倒說縱橫說,莫非明此事。上根
    誰能跨鶴乘西顥,三十三天取次游 詩詞名句
  • 晚泊河曲

    駱賓王唐代〕三秋倦行役,千里泛歸潮。通波竹箭水,輕舸木蘭橈。金堤連曲岸,貝闕影浮橋。水淨千年近,星飛五老遙。疊花
  • 寒食湖上

    陳昉宋代〕花瘦水肥三月天,畫橈雙動木蘭船。人家盡換新榆火,唯有垂楊帶舊煙
    誰能跨鶴乘西顥,三十三天取次游 詩詞名句
  • 喜晴

    乾隆清代〕快雨既沾口內外,良苗誠濟黍與禾。兵民盡力均堪獎,泥濘助過賞亦多。全喜雲徂空宇淨,朗懸日照午風和。御輿
  • 自述

    陸游宋代〕偶策青驢出,還將白鶴隨。鏈丹留日觀,採藥上天池。送客清秋棹,留僧靜夜棋。從來閒姓字,不遣世人知。
    誰能跨鶴乘西顥,三十三天取次游 詩詞名句
誰能跨鶴乘西顥,三十三天取次游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