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里同聲稱佛子,兒孫相繼奮儒科

王柏挽頤軒張朝奉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王柏的《挽頤軒張朝奉》

全文:
藹然一氣備天和,不盡人間歲月多。
鄉里同聲稱佛子,兒孫相繼奮儒科
蠲租捐廩今無有,刲豕然燈可奈何。
德在人心真不朽,幾多麟碣汙山河。

王柏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王柏鄉里同聲稱佛子,兒孫相繼奮儒科書法作品欣賞
鄉里同聲稱佛子,兒孫相繼奮儒科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鄉里

(1) 家鄉(指小城鎮或農村)

(2) 同一城鎮或鄉村的人

為鄉里所患。——《世說新語·自新》

(3) 又

鄉里皆謂已死。

聲稱

(1) 公開宣稱;聲言

他聲稱有病而不去上班

(2) 聲名

聲稱籍甚

佛子

(1).菩薩的通稱。《十住毗婆沙論·入初地品》:“諸佛子者,諸佛真實子諸菩薩是,是故菩薩名為佛子。” 南朝 齊 王琰 《冥祥記·石長和》:“道之兩邊棘刺,森然如鷹爪。見人甚眾,羣足棘中,身體傷裂,地皆流血。見 長和 獨行平道,俱嘆息曰:‘佛子獨行大道中。’” 元 吳昌齡 《東坡夢》第一折:“此山非比別山阿,青黛染成千塊玉,雲霞粧就萬堆螺。只除佛子神仙纔可到,怎許遊人容易得攀摩?”

(2).受佛戒者,佛門弟子。 唐 錢起 《歸義寺題震上人壁》詩:“仍聞七祖後,佛子繼調御。” 宋 王安石 《靈山寺》詩:“ 靈山 名誰自?波濤截孤峰。何年佛子住?四面憑危空。”《西遊記》第四四回:“眾僧滴淚道:‘我們這一國君王,偏心無道,只喜得是老爺等輩,惱的是我們佛子。’” 魯迅 《三閒集·在鐘樓上》:“但有如大乘佛教一般,待到居士也算佛子的時候,往往戒律蕩然。”

(3).佛教泛指一切眾生,以其悉具佛性,故稱。《法華文句》卷九下:“一切眾生,皆有三種性德佛性,即是佛子。” 唐 鄭棨 《開天傳信記》:“忽中夜 宣律 捫虱,將投於地,三藏半醉,連聲呼曰:‘律師撲死佛子!’” 宋 蘇軾 《東坡志林》(《稗海》本)卷六:“凡能動者,皆佛子也,竹蝨初如塗粉竹葉上爾,然久乃能動者,百千為曹,無非佛子者。”

(4).稱慈善的人。如 唐 末 徐守溫 以寬恕為治,人稱佛子。見 唐 張鷟 《耳目記》。又 宋 洪皓 為 秀州 司錄,以所掌發運司錢賑濟饑民,州人稱之為“洪佛子”。見 宋 趙善璙 《自警篇·救荒》。

兒孫

(1) 兒子和孫子

(2) 泛指後代

相繼

一個跟著一個;連續不斷;相承襲;遞相傳授

代表們相繼發言

子孫相繼為王。——《戰國策·趙策》

儒科

(1).指儒學。 唐 賈島 《送獨孤馬二秀才居明月山讀書》詩:“濯足俱高潔,儒科慕 冉 、 顏 。”

(2).指科舉考試之進士科。 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宋鄭公為國惜體》:“ 寳元 中, 夏英公 以 陳恭公 不由儒科驟躋大用,心不平之。” 宋 陳鵠 《耆舊續聞》卷十:“三年而奉詔策,固南宮進士之所同;一舉而首儒科,乃東閣郎君之未有。”《宋史·度宗紀》:“太中大夫 全清夫 儒科發身,懇陳換班,靖退可尚,特授 清遠軍 承宣使。”

王柏名句,挽頤軒張朝奉名句

詩詞推薦

鄉里同聲稱佛子,兒孫相繼奮儒科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