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晁說之的《次韻和法琦》
全文:
野寺木魚午不響,老僧乞米樵松根。
志幽思苦作詩戲,處身不忌如窪樽。
大軸視我正其欲,尚恨近體意虛辱。
報以五字陶謝家,要看素絲難純束。
江頭梅雨滅槐火,我正思公慚飯顆。
復我苦淡來惱子,嘆息有能無不可。
枉是晝公出前溪,猥效蘇州失故棲。
蘇州風流今不見,公乎老矣誰提攜。
參考注釋
幽思
(1) 深思;思索
憂愁幽思。——《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2) 鬱結於心的思想感情
處身
立身處世;對待自身。 漢 班固 《答賓戲》:“敢問上古之士,處身行道,輔世成名,可述於後者,默而已乎?” 晉 司馬彪 《贈山濤》詩:“處身孤且危,於何託余足?” 宋 洪邁 《夷堅乙志·祖寺丞》:“﹝ 祖翱 ﹞處身廉謹,以法律為己任。” 沙汀 《淘金記》八:“她是一個聰明的寄食者,處身行事都很慎重。”
不忌
不畏忌;不嫉妬;不忌諱。《左傳·昭公十四年》:“貪以敗官為墨,殺*人不忌為賊。”《列子·湯問》:“﹝ 終北國 ﹞人性婉而從,物不競不爭,柔心而弱骨,不驕不忌,長幼儕居。” 沙汀 《在其香居茶館裡》:“ 么吵吵 是個不忌生冷的人,什麼話他都嘴一張就說了,不管你受得住受不住。”
窪樽
亦作“ 窪尊 ”。 唐 開元 中 李适之 登 峴山 ,見山上有石竇如酒尊,可注斗酒,因建亭其上,名曰“窪樽”。 唐 顏真卿 《登峴山觀李左相石樽聯句》:“ 李公 登飲處,因石為窪樽。”後因稱形狀凹陷、可以盛酒的山石為“窪樽”。亦借指深杯。 唐 白居易 《雙石》詩:“窪樽酌未空,玉山穨已久。” 宋 蘇軾 《和<歸去來兮辭>》:“挹吾天醴,注之窪樽。” 宋 姜夔 《永遇樂·次韻辛克清》詞:“卻不如窪尊放滿,老夫未醉。” 清 杜岕 《葉桐初五十》詩:“ 太湖 似明鏡, 林屋 鑿窪樽。”
晁說之名句,次韻和法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