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輔
①西漢京畿地區三個地方長官,亦用以指其所管理的京畿地區。西漢景帝二年(前155)分內史為左、右內史,與主爵中尉(中元六年改為主爵都尉)同治長安城中,所轄皆京畿之地,故合稱“三輔”。《漢書·景帝紀》:詔“三輔舉不如法令者,皆上丞相、御史請之”。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左、右內史與主爵都尉為左馮翊、京兆尹、右扶風,轄境相當今陝西中部地區。以後政區分劃雖有更改,但直至唐代,習慣上仍稱這一地區為“三輔”。②十六國前燕慕容儁拜慕容恪為輔國將軍、慕容評為輔弼將軍、左長史陽鶩為輔義將軍,合稱三輔。
三輔字典分解
三輔的解釋 (1). 西漢 治理京畿地區的三個職官的合稱。亦指其所轄地區。 漢 初京畿官稱內史, 景帝 二年分置左、右內史,與主爵中尉(後改都尉)合稱三輔。 武帝 太初
三的解釋 三 sān 數名,二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叄”代):三維空間。三部曲。三國(中國朝代名)。 表示多次或多數:三思而行。三緘其口。 筆畫數:3; 部首:
輔的解釋 輔 (輔) fǔ 古代夾在車輪外旁的直木,每輪二木,用以增加車輪載重支力。 幫助,佐助:輔佐(協助,多指政治上)。輔弼。輔助。輔導。輔相(xi刵g )。 古代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