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
1606—1647
明陝西延安人,字秉吾,號敬軒。供役為捕快、邊兵。崇禎三年(1630)在米脂起義,自號八大王,一作西營八大王。次年,參加王自用聯軍,為三十六營之一。後破鳳陽,焚皇陵,轉戰皖、豫、陝、鄂。十一年襲南陽失利,乃偽降,休兵谷城(今屬湖北)。十二年再起,以走制敵,轉戰四川境,使明軍疲於奔命。十四年,大敗明軍於開縣黃陵城,長驅出川,破襄陽,殺襄王朱翊銘,進破光州等地。明督師楊嗣昌因此畏罪自殺。十六年據武昌,稱大西王。不久克長沙,宣布免徵三年錢糧,從者愈眾。十七年破成都,改稱秦王,國號大西,改元大順。後稱帝,以成都為西京。大順三年(1646)率部北上抗清,於西充鳳凰山遇清兵,戰死。
張獻忠字典分解
張獻忠的解釋 (1606-1647)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字秉吾,號敬軒,延安柳樹澗(今陝西定邊東)人。出身貧苦。初從軍,因被人陷害革役。後參加陝北農民起義,成為起義軍首領之一
忠國語字典 忠 zhōng 誠心盡力:忠心。忠誠。忠實。忠告。忠於。忠魂。忠義。忠貞。效忠。赤膽忠心。忠言逆耳。 奸 筆畫數:8; 部首:心; 筆順編號:25124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