琿春
舊作渾蠢、烏春。滿語,意為邊遠之城。因水得名。清初為南荒圍場,瓦爾喀人多居於此。康熙五十三年(1714),築城於大八屯,位於琿春河(今紅旗河)右岸,朝鮮族人逐漸遷入。光緒七年(1881)增設副都統駐防,後兼署延吉廳理事同知。宣統元年(1909)改為東南路兵備道,移居延吉。尋設琿春廳。後改縣。
琿春字典分解
琿春的解釋 地名,在吉林。
琿的解釋 琿 (琿) hún 〔琿春〕a.地名,在中國吉林省;b.水名,在中國吉林省。 美玉。 琿 (琿) huī ㄏㄨㄟˉ 〔瑗琿〕見“ (琿)瑗”。 筆畫數:1
春的解釋 春 chūn 一年的第一季:春季(農曆正月至三月)。春節。春色。春暉(春天的陽光,喻父母的恩情)。春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婦女的眉毛)。春秋(a.春季和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