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賦
正賦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即田賦。相對於鹽茶等雜課而言。系中國歷代政府對土地征課的稅項。春秋戰國稱稅,秦、漢、魏、晉稱租。後課私田稱稅,課官田稱租。宋代課官民田均稱賦,田賦之名始此。明行一條鞭法後,逐漸將徭役、土貢併入田賦,清初又陸續將各項雜征併入田賦,自雍正年間攤丁入地,地丁合一,田賦成為最主要的財政收入。清正賦按畝分夏秋兩季徵收,分別土地類別、肥瘠,輕重各有不同,以糧交納(稱本色或本徵)或折銀交納(稱折色或折征)。正賦外又有各種附加稅,如羨餘、火耗、平余等。
詞語分解
- 正賦的解釋 主要的賦稅。指地丁稅。 明 沉榜 《宛署雜記·繇賦》:“賦分二等:曰正賦,即起運存留正供,每年候府奉部札,酌歲所急,多寡微有差。”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錢穀·催征》:“田之所稅為糧,人之所供為
- 正的字典解釋 正 è 不偏斜,與“歪”相對:正午。正中(峮 )。正襟危坐。 合於法則的:正當(刵 )。正派。正楷。正規。正大光明。正言厲色。撥亂反正。 合於道理的:正道。正確。正義。正氣。 恰好:正好。正中(恘 )
- 賦的字典解釋 賦 (賦) ù 舊指田地稅:田賦。賦稅。 中國古典文學的一種文體。 念詩或作詩:登高賦詩。 給予,亦特指生成的資質:賦予。賦有。天賦。稟賦。 古同“敷”,鋪陳,分布。 筆畫數:; 部首:貝; 筆順編
歷史知識推薦:時務通考
書名。清末杞廬主人等輯。三十一卷。彙輯中外通商以來有關時務之著述、論說而成。雖備科場之用,亦在宣傳變法。分天算、地輿、公法、約章、使臣、稅則、錢幣、禮制、兵政、律例、工政、鐵路、礦務、電報、郵政、農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正賦歷史
猜你喜歡
甘羅的歷史解釋
戰國時楚國下蔡人。秦劉鶚的歷史解釋
生卒宋吉州廬陵人,字一字三縑的歷史解釋
新唐書皇甫湜傳皇甫湜自信不疑的歷史解釋
疑懷疑。充滿自信,毫跨下辱的歷史解釋
同胯下之辱。宋蘇軾自其樂只且的歷史解釋
只且語氣助詞,義猶也夏侯嶠的歷史解釋
生卒宋濟州鉅野人,其涼山彝族自治區的歷史解釋
見涼山彝族自治州。驛路梅花的歷史解釋
同驛使梅花。唐牟融送王敬武的歷史解釋
生卒青州今山東益都人沈亮的歷史解釋
生卒字道明,沈約從父遷善去惡的歷史解釋
清馮桂芬序易詩書禮著武平城的歷史解釋
即漢武城縣故城。在今狡兔得而獵犬烹的歷史解釋
同狡兔死,走狗烹。淮跅弛之士的歷史解釋
跅弛放逸不羈。指行為犬上三田耜的歷史解釋
又名犬上御田鍬。日本子牟的歷史解釋
借指心念朝廷之人。唐布庫里雍順的歷史解釋
清代帝室始祖,元時人葭州的歷史解釋
金大定二十四年改晉寧肅然起敬的歷史解釋
肅然恭敬的樣子。起敬
相關歷史
![正賦_正賦介紹_歷史知識](/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