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詩賦論策

詩賦論策

貢舉和學校考試的課題。宋承唐制,以詩、賦、論、策考試舉人和學生。天聖前,進士科考詩、賦、論,惟制科考策(時務策)。天聖二年(1024),葉清臣始以策中殿試進士科第二名。寶元間,通考詩、賦、論、策。熙寧三年(1070)殿試,專以策取士。四年,省試、解試罷考詩、賦、帖經、墨義,用經義、論、策試進士。元祐四年(1089),置進士經義、詩賦兩科,除詩賦進士考詩、賦外,皆考經義、論、策。南宋時,詩賦進士考詩、賦、論、策,經義進士考經義、論、策;殿試則皆考策。

詩賦論策字典分解

詩賦的解釋 (1).詩和賦。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何必歌詠詩賦,可以揚君哉,愚竊惑焉。”《陳書·文學傳·陰鏗》:“幼聰慧,五歲能誦詩賦,日千言。” 清 顧炎武

論策的解釋 猶策論。 宋 代以來各朝常用作科舉考試的項目之一。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方翥》:“昔忝知舉,祕監賦重疊用韻,以論策佳,輒為改之,擢寘高第。” 明 歸有光

多學學:詩賦【歷史官職】

科舉考試的文體之一。唐代科舉考試, 詩賦兼用, 詩與賦皆拘牽音韻,束縛韻調, 詩較賦之段落字句為少,其律尤為謹嚴。至於詩賦出題,唐初不一定都有出處,考官有時以己意立題,應試者若不明題意,可以向考官詢問,稱為上請,宋初猶然。至仁宗貞祐中始詔出題必在經史,禁止應試者上請題旨。後又推廣可兼取古人詩句為題。神宗後試經義而廢詩賦, 此後以迄於明,科場中不試詩賦,清初猶然,至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於

詩賦論策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