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制
①唐宋時皇帝自宮中直接發出的詔令。亦稱內命。唐開元二十六年(738)置翰林學士及學士院,掌草擬重要詔書,不經中書、門下兩省,由皇帝許可後直接頒布,百官聽於宣政殿。日常詔書仍由中書舍人撰擬。翰林學士所擬詔令為內制,中書舍人所擬為外製,合稱兩制。宋沿之。②撰擬內制官員的別稱。唐宋用以稱翰林學士帶知制誥者。宋趙昇《朝野類要·稱謂》:“翰林學士官謂之內制,掌王言、大制誥、詔令、赦文之類。”
內制字典分解
內制的解釋 (1). 唐 宋 時稱由翰林學士所掌的皇帝詔令為“內制”。 唐 初,中書省設中書舍人,負責起草詔命,無內外製之分。至 玄宗 開元 二十六年,始置翰林學士,掌
內的解釋 內 nèi 裡面,與“外”相對:內部。內外。內定。內地。內閣。內行(h俷g )。內涵。 稱妻子或妻子家的親戚:內人。內親。內弟。 親近:內君子而外小人。 外
制的解釋 制 (⑦製) zhì 規定:因地制宜。制定。制式。制憲。 限定,約束,管束:制止。制裁。專制。制約。抵制。節制。制動。制海權。 法規,制度:民主集中制。公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