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寺窪文化

寺窪文化

西北地區的古文化遺存。因最早發現於甘肅臨洮寺窪山而得名。時間約當商至周初,主要分布於洮河流域和渭河上游。陶器製作粗糙,以夾砂紅褐陶為主,細砂紅陶與灰陶甚少。多素麵,有少量附加堆紋和繩紋,個別器表施紅色陶衣,灰陶外有紅色彩繪。馬鞍口形雙耳罐是其典型陶器。生產工具主要有石斧、石刀、骨錐、陶紡輪等。裝飾品有綠松石珠、瑪瑙珠、銅鐲等。葬式有仰身直肢、火葬和二次葬三種。也有人將寺窪文化分為寺窪和安國兩個類型。

寺窪文化字典分解

文化的解釋 (1) [culture]∶考古學上指同一歷史時期的遺蹟、遺物的綜合體。同樣的工具、用具、製造技術等是同一種文化的特徵仰韶文化(2) [civilization

不妨一看:寺莊鎮【歷史地名】

即今山西高平縣北寺莊鎮。《清一統志·澤州府》:寺莊鎮“在高平縣北二十里……有堡”。 在山西省高平市北部。面積132平方千米。人口4.8萬。鎮人民政府駐寺莊,人口 3560。因村東有清涼寺得名。1949年屬高平縣二區,1956年建寺莊鎮,1958年改鄉,同年11月屬晉城縣高平公社。1961年復高平縣,改寺莊公社,1984年改鎮。2001年釜山鄉、趙莊鄉併入。地處丹河兩岸。主產小麥、穀子、玉米等,盛

寺窪文化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