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形
儒家用語。指以形貌體現人之本性。《孟子·盡心上》:“形色,天性也;惟聖人然後可以踐形。”認為人之體態容貌(形色)亦為天賦之性,也體現人性之善,然只有聖人才能做到。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惟聖人有是形,而又能盡其理,然後可以踐其形而無歉也。”將“盡理”列為“踐形”之重要內容。
踐形字典分解
踐形的解釋 古代哲學術語。體現人所天賦的品質。《孟子·盡心上》:“形色,天性也,惟聖人然後可以踐形。” 唐 韓愈 《答侯生問<論語>書》:“聖人踐形之説, 孟子 詳於其書
踐的解釋 踐 (踐) jiàn 踩,踏:踐踏。踐履。作踐。 履行,實行:踐行。實踐。 陳列整齊。 特指皇帝登臨皇位:踐祚。踐極(皇帝即位)。 古同“剪”,滅除。 古同“淺
形的解釋 形 xíng 實體:形儀(體態儀表)。形體。形貌。形容。形骸。形單影隻。形影相弔。 樣子:形狀。形式。形態。形跡。地形。情形。 表現:形諸筆墨。喜形於色。 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