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保正

保正

鄉役名。隋文帝時,令五家為保,五保為閭,四閭為族,分設保正、閭正、族正為其長。北宋熙寧元年(1068)王安石欲變募兵而行保甲之法。三年,始令民間聯比以相保任。每十家為一保,設保長,五百家為一都保,設都保正、副都保正。後又改為每二百五十戶為一都保,並以保正取代原鄉役耆長,負責治安。清代地方編戶中設有保長,亦稱保正。

保正字典分解

保正的解釋 一保之長。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十二:“ 紹聖 初,復 熙寧 法, 建炎 元年,減三分之一,仍召募下諸色公人,皆用此雇,與差保正不同。”《水滸傳》第十四

保的解釋 保 bǎo 看守住,護著不讓受損害或喪失:保衛。保管。保健。保障。保密。明哲保身。朝不保夕(早晨保不住晚上會發生什麼情況。形容形勢危急)。 維持原狀,使不消失或

正的解釋 正 zhèng 不偏斜,與“歪”相對:正午。正中(zh峮g )。正襟危坐。 合於法則的:正當(d刵g )。正派。正楷。正規。正大光明。正言厲色。撥亂反正。 合於

不妨一看:保岩山【歷史地名】

在今甘肅靈台縣東三十里。《方輿紀要》卷58靈台縣: 保岩山 “山勢峭拔,迴旋百折,巔有涇台,登之望見百里外。其下嘗有雲霧。又有溫、冷二泉出焉”。

保正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