剗佃

歷史字典解釋

又作攙佃、摻佃。宋代稱強制收回佃戶租佃的土地另行招佃為剗佃。宋時官田、民田,均得剗佃。或已佃而逃,或虛占待墾田不耕,或納租違期,或嫌佃租額太輕,都可成為剗佃依據。*沒官田、*戶絕田利厚租輕,富豪往往互相劃佃。民田佃戶間也有互相增租劃佃現象。

詞語分解

  • 剗的字典解釋 剗 (剗) ǎ 同“鏟”。 剗 (剗) à 〔一剗〕方言,全部,一律,如“剗剗都是平川”。 (剗) 筆畫數:; 部首:刂; 筆順編號:
  • 佃的字典解釋 佃 à 向地主或官府租種土地的農民:佃戶。佃農。佃客(晉代世家豪強蔭庇下的一種依附農民)。佃東。 佃 á 耕作。 古同“畋”,打獵。 筆畫數:; 部首:亻; 筆順編號:

歷史知識推薦:廬州府

元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改廬州路為府。置江淮行中書省於此。明洪武以後直隸南京。治所同廬州路。轄境東北部較廬州路略有縮小。清初屬江南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屬安徽省,雍正二年因六安州升為直隸州,西部轄境僅至舒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剗佃歷史

相關歷史

剗佃_剗佃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