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未成丁

未成丁

古代對未到納稅服役年齡男、女之稱謂。亦有專指未成年男子者。未成丁之年齡,歷代不同,漢初曾定二十三歲為成年,後多為二十歲。清代規定,男子十六歲至六十歲為人丁,十六歲以下為未成丁,不繳納丁銀,不承擔徭役,一般不參加人丁編審。但在浙江、江西、福建、廣東等省,沿明代舊制,每年須繳納一定數量的食鹽稅,為便於科稅,單獨列項編征。一些地區則作為半丁,合計於成丁人數之內。

未成丁字典分解

丁國語字典 丁 dīng 天干的第四位,用於作順序第四的代稱:丁是丁,卯是卯。 成年男子。 人口。 從事某種勞動的人:園丁。 丁 zhēng 〔丁丁〕象聲詞,形容伐木、下

多學一學:未能免俗【歷史典故】

《世說新語.任誕》:“阮仲容、步兵居道南(晉阮鹹,字仲容,鹹叔阮籍曾任步兵校尉,故稱阮步兵),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貧。七月七日,北阮盛曬衣,皆紗羅錦綺。仲容以竿掛大布犢鼻褌於中庭。人或怪之,衣物,阮鹹卻掛一條粗布圍裙於院中,聊以應俗。後因以“未能免俗”、“阮郎貧”用為傲俗或從俗的典故。唐.李商隱《七夕偶題》詩:“明朝曬犢鼻,方信阮郎貧。”金.元好問《被檄夜赴鄧州幕府》詩:“未能免俗私自笑,豈

未成丁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