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氏盤
又稱夨人盤。西周晚期青銅器。傳為清乾隆初出土於陝西鳳翔縣。通高21.6厘米,口徑54.6厘米。附耳,高圈足,腹飾夔紋,足飾饕餮紋。內底有銘文三百五十七字,大意是:夨人侵犯散邑,以田賠償散氏,田有眉和井邑田二處。由二處的田官若干人為見證,利用山、川、路、樹等為標記,劃定疆界四至,交付散氏,立誓絕不反悔,否則甘受懲處。此盤反映了西周晚期土地制度的變化情況。現藏台灣省故宮博物院。
散氏盤
散氏盤字典分解
散氏盤的解釋 西周 後期青銅器。 清 乾隆 中葉出土。是現已出土盤器中銘文最長者。參閱 清 阮元 《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 郭沫若 《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
盤國語字典 盤 (盤) pán 盛放物品的扁而淺的用具:茶盤。菜盤。托盤。 形狀像盤或有盤的功用的東西:字盤。棋盤。算盤。磨盤。 迴旋,迴繞,屈曲:盤鏇。盤桓。盤剝(輾轉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