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名考校法

歷史字典解釋

貢舉考試考校試卷的一項規定。唐始命選人在試卷上自糊姓名,稱“糊名”。又稱“封彌”。宋由貢院糊舉人試卷卷頭姓名、鄉貫等,防止考試中作弊,稱“糊名考校法”。詳見“封彌”。

詞語分解

  • 糊名的解釋 科舉考試中防止舞弊的措施之一。凡試卷均糊其姓名,使試官難於徇私作弊。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下:“ 武后 以吏部選人多不實,乃令試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第。判之糊名,自此始也。” 宋 王安石 《

歷史知識推薦:南士

即南方之士。東晉、南朝時泛指出身於南方士族之人。南士為吳姓,政治地位低於北方士族過江後之僑姓。東晉時,南士陸玩、顧和曾官至僕射。南朝宋、齊後,南士為官久而無達僕射之位者,故齊沈文季云:“南風不競,非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糊名考校法歷史

相關歷史

糊名考校法_糊名考校法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