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宮調
說唱伎藝。聯結不同宮調的套曲,演唱長篇故事。用琵琶伴奏。彈、唱、念由一人兼擅。起源於宋代。傳說創始人為孔三傳。金代北方流傳。元初仍流行,後漸衰落。現存金人作品有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及無名氏《劉知遠諸宮調》殘本。元人作品有王伯成《天寶遺事諸宮調》散見於曲集。元代女演員善唱諸宮調者,有趙貞卿(一作真真)、楊玉娥、秦玉蓮等。諸宮調的流傳對元雜劇的形成,有直接影響。
諸宮調字典分解
諸宮調的解釋 宋 、 金 、 元 流行的一種說唱文學。起源於 北宋 。取同一宮調的若干曲牌聯成短套,首尾一韻;再用不同宮調的許多短套聯成長篇,雜以說白,以說唱長篇故事。現存作
調國語字典 調 (調) diào 安排處置:調令。調用。調度(d?)。調動。調任。調防。調兵遣將。 訪查了解:調查。調研。 音樂上高低長短配合和諧好聽的一組音,字音的高低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