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夫

余夫怎么寫好看

余夫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余(餘)

戰國時國家授田對象之一。《孟子·滕文公上》:“余夫二十五畝。”《周禮·地官·遂人》:“上地夫一㕓,田百畝,萊五十畝,余夫亦如之。中地夫一㕓,田百畝,萊百畝,余夫亦如之。下地夫一㕓,田百畝,萊二百畝,余夫亦如之。”余夫之身份與授田量有五說:(1)《孟子·滕文公上》趙岐註:“余夫者,一家一人受田,其餘老小尚有餘力者受二十五畝,半於圭田,謂之餘夫也。”其所受田、萊之比例,當如《周禮》所言上、中、下三等。且“余夫”只受田,“不當征賦”;(2)《公羊傳·宣公十五年》何休註:古代授田“五口為一家”,“一夫一婦受田百畝”,多於五口,名曰余夫。“余夫以受田二十五畝”;(3)《漢書·食貨志》:“民受田,上田夫百畝,中田夫二百畝,下田夫三百畝。”“農民戶人已受田,其家眾男為余夫。亦以口受田如比。”玄《周禮》注亦引此說;(4)《周禮·地官·載師》賈公彥疏,同意“農民戶人已受田,其家眾男為余夫”之說,但認為《孟子》所言受二十五畝田之“余夫”,乃“年二十九以下未有妻”者,《周禮》所言“余夫”則是“三十有妻”,與正夫同樣“受田百畝”者。並疏《遂人》云:“六遂之中,家一人為正卒,第二者為羨卒,自外並為余夫”,凡余夫,不任力役;(5)孫詒讓《周禮正義》謂:“余夫之名與正夫皆起於一夫一婦”,凡年二十以上已娶妻授室,但尚未與父兄分居自立門戶之正夫子弟,皆為“余夫”,受田量為二十五畝。“余夫”即“羨卒”,不服兵役,而服力役。

詞語分解

  • 余夫的解釋 古代謂法定的受田人口之外的人。《孟子·滕文公上》:“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畝。餘夫二十五畝。” 趙岐 註:“餘夫者,一家一人受田,其餘老小尚有餘力者,受二十五畝,半於圭田,謂之餘夫也。”《公羊傳·宣
  • 余的字典解釋 余 (②余⑤餘) ú 我:“余將老”。 剩下來的,多出來的:剩餘。餘糧。餘興。餘悸。餘孽。節餘。餘生。餘蔭(指前人的遺澤,遺留的庇蔭)。餘勇可賈(?)(還有剩餘的力量可以使出來)。 十、百、千等整數或
  • 夫的字典解釋 夫 ū 舊時稱成年男子:漁夫。農夫。萬夫不當之勇。 舊時稱服勞役的人:夫役。拉夫。 〔夫子〕a.舊時對學者的稱呼;b.舊時稱老師;c.舊時妻稱夫;d.稱讀古書而思想陳腐的人。 與妻結成配偶者:丈夫。夫

歷史知識推薦:櫟陽縣

秦置。本戰國秦都,後為縣。治今陝西西安市東北。楚漢之際,項羽封秦降將司馬欣為塞王,復都於此。西漢高帝十年前分置萬年縣,與萬年縣同城而治。武帝太初以後屬左馮翊。東漢廢入萬年縣。唐武德元年復改萬年縣為櫟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余夫歷史

相關歷史

余夫_余夫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