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虞
1872—1949
四川成都人,原名永寬,字幼陵,號愛智。幼習經史,傾慕俠義。戊戌變法時期,受新思潮影響,轉求新學。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留學日本法政大學,接受盧梭民約論、達爾文進化論影響,開始非儒。三十三年回國,歷任成都府立中學、嘉定中學、國學院教習。宣統三年(1911),因著文反對儒家和家族制度,被清政府通緝。民國成立,先後任《西成報》總編輯、《公論日報》主筆等。1917年應柳亞子之邀,加入南社。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先後在《新青年》上發表《家族制度為專制主義之根據論》、《儒家主張階級制度之害》、《女權評議》等文,著力抨擊儒學和家族制度。又發表《吃人與禮教》一文,疾呼禮教吃人,被譽為“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1920年,應蔡元培聘,任北京大學國文系教授。1925年回四川,先後在成都大學、師範大學、四川大學等校任教,曾發表《對祀孔問題之我見》等文,堅持“非儒”。1933年被解聘後,閉門著述。1936年寫成《經疑》,徵引史實,論證儒家經典之不可靠,否認其神聖性。次年,以吳氏愛智廬名義自刊所著書。著有《吳虞文錄》及《續錄》、《別錄》、《秋水集》、《吳虞日記》等。
吳虞字典分解
吳的解釋 吳 wú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後擴展至淮河下游一帶:吳鉤(古代吳地出產的一種彎刀,後泛指鋒利的刀劍)。吳越同舟(喻過去的仇人由於當前利
虞的解釋 虞 yú 預料:不虞。 憂慮:無凍餒之虞。 欺騙:爾虞我詐。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山西省平陸縣東北。 古同“娛”,安樂。 古代掌管山澤的官:虞人(中國春秋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