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李昉

李昉

925—996

北宋深州饒陽(今屬河北)人,後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字明遠。後晉時以蔭補齋郎,後漢乾祐進士。後周顯德中為記室,從征淮南,擢知制誥,判史館翰林學士。宋初,加中書舍人。建隆三年(962),罷為給事中。謫彰武軍行軍司馬,居延州。開寶二年(969)召還,復拜中書舍人、直學士院。屢知貢舉,進《開寶通義》二百卷。歷翰林學士、判吏部銓。太宗即位,加戶部侍郎,同修《太祖實錄》。太平興國八年(983),擢參知政事,拜平章事,加監修國史。主張與契丹修好,弭兵息民。端拱元年(988)罷相。淳化二年(991)復相,四年罷。曾主編《太平御覽》、《文苑英華》、《太平廣記》等。

李昉字典分解

李的解釋 李 lǐ 落葉小喬木,果實稱“李子”,熟時呈黃色或紫紅色,可食:李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難來喻兄弟相愛相助,後喻互相頂替或代他人受過)。投桃報李。李下不正

昉的解釋 昉 fǎng 明亮。 起始。 筆畫數:8; 部首:日; 筆順編號:25114153

多學學:李兆先【歷史人物】

明湖廣茶陵人,字徵伯。李東陽子。以蔭為國子生。年二十七而卒。有《李徵伯存稿》。

李昉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