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賊盜律

賊盜律

唐律第七篇名。賊指謀反及殺人,盜指偷竊財物。如謀反,謀叛,部曲奴婢謀殺主人,謀殺人,劫獄,造畜蠱毒,造妖書妖言;盜供神物,盜御寶,發冢,強盜,竊盜;略誘人及略賣人等,各處以相應刑罰。共五十四條。自秦漢至北魏,有賊律及盜律,北齊合為賊盜律,隋唐因之。

賊盜律字典分解

賊盜的解釋 (1).指偷竊、劫奪財物的人。《管子·七法》:“姦民傷俗教,賊盜傷國眾。” 尹知章 註:“盜賊之人,常欲損敗於物也。” 晉 張載 《七哀詩》:“季世喪亂起,賊

律國語字典 律 lǜ 法則,規章:紀律。法律。定律。規律。清規戒律。律師。 約束:律己。 中國古代審定樂音高低的標準,把聲音分為六律(陽律)和六品(陰律)。合稱“十二律”:

多看看:賊情彙纂【歷史知識】

書名。又名《洪楊類纂史略》、《洪楊紀事》。另有刪節本,題名《太平天國別史》。清張德堅主編。十二卷。張氏江蘇甘泉(今揚州)人,原任湖北巡捕官,自鹹豐三年(1853)起即探聞、輯錄有關太平天國情報,成《賊情集要》一冊。次年十一月受曾國藩命編纂此書,進而廣搜博採,屢作增刪,至五年成書。彙纂道光三十年(1850)秋至鹹豐五年(1855)六七月間有關太平天國人物、官制、軍制、禮制、文告、宗教、經濟、文化等

賊盜律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