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印

①執政者所持施政的憑信。後通稱印信。秦代以前通稱為璽。後天子、諸侯王以玉為之,稱璽。唐代改稱璽為寶。漢代列侯黃金龜鈕,御史大夫金印紫綬,文皆曰“章”;千石至四百石銅印,文曰“印”。一般稱皇帝所佩玉為玉璽或璽,臣下所佩曰印。②官職代稱。《史記·張耳陳余列傳》:“陳乃去印,勢利傾奪。”《新唐書·程異傳》:“自以非人望,久不敢當印秉筆。”

印字典分解

印的解釋 印 yìn 圖章,戳記:印章。印璽。印記。印把子(亦喻政權)。 痕跡:手印。指印。印子(a.痕跡;b.高利貸的一種,全稱“印印錢”)。 用油墨、染料之類把文字或

順便了解:印紙【歷史知識】

宋代官府文書名。(1)宋制,官員已授差遣,須於十日內繳真本告劄、*付身,赴禮部本選照檢,請二日內於所交紙二十張上用印。中書門下省、樞密院所授官和外移差遣者,則直接由官府給付。此紙在銓選制中稱“印紙”,有行程歷、保官、選人、使臣、京官、捕盜官並捕盜人及御前、尚書吏部印紙之分。官員出行,即填寫所經地點、月日於行程歷印紙,至目的地交官府檢驗。如系擔任差遣,即在選人或京官、使臣印紙上填寫到任月、日,替罷

印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