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樵
1104—1162
南宋興化軍莆田(今屬福建)人,字漁仲。青年時不應科舉,築草堂於夾漈山上,刻苦讀書三十年,學者稱為夾漈先生。出外訪書十年,遇藏書家必借住,讀盡乃去。廣游名山大川,進行實地調查研究。於經、史、禮、樂、天文、地理、草木、蟲魚、文字、音韻等學,無不究通,皆有論著。紹興十九年(1149),攜所著書十八種、一百四十卷至臨安,上於朝廷,高宗詔藏於秘府。數年後,由於侍講王綸、賀允中的推薦,得高宗召見。任右迪功郎、禮兵部架閣。為御史葉義問所劾,改監潭州南嶽廟。網羅舊籍,貫串歷代,著為《通志》進獻,深受重視,被任為樞密院編修官。他反對空談心性,不滿辭章之學,斥為“欺人”、“欺天”之妖妄邪說。推崇司馬遷、劉知幾治史重在“會通”之精神,謂“天下之理,不可以不通”。治史旨在通“古今之變”。其史學著作《通志》,總匯隋唐五代以前文獻,自謂“集天下書為一書”,“成一家之言”。主張研究學問要實事求是,注重實際知識以及對圖譜、文物的研究。生平著作豐富,達八十四種,但大多散佚。其《通志·二十略》,集中反映了著者之史學思想。尚著有《夾漈遺稿》、《爾雅注》等。
鄭樵字典分解
鄭的解釋 鄭 (鄭) zhèng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新鄭縣一帶:鄭人買履(諷喻那些只相信教條,不顧客觀實際的人)。 姓。 筆畫數:8; 部首:阝; 筆順編號:
樵的解釋 樵 qiáo 柴,散木:樵蘇(柴草,亦指打柴割草)。采樵。 打柴:樵夫。樵客。 古同“譙”,譙樓。 筆畫數:16; 部首:木; 筆順編號:123432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