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濟
古國名。故地在今朝鮮半島西南部,本馬韓故地。傳公元前18年由朱蒙子溫祚創立,都慰禮城。公元四世紀後逐漸強大,與高麗、新羅鼎足爭雄。隋開皇初,遣使來通好,文帝冊封其王余昌為上開府、帶方郡公、百濟王。唐武德四年(621),其王扶餘璋遣使至唐獻果下馬。七年,又奉表朝賀,並受唐冊封為帶方郡王、百濟王。顯慶五年(660)為唐軍所滅。唐分其地置熊津等五都督府,各統州縣,以其渠率為都督、刺史、縣令。後其地並於新羅。
百濟字典分解
百濟的解釋 古國名。在今 朝鮮 境內。《周書·異域傳上·百濟》:“ 百濟 者,其先蓋 馬韓 之屬國, 夫餘 之別種。”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六節:
百的解釋 百 bǎi 數名,十個十(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佰”代):百步穿楊。百兒八十。百分比。 喻很多:百草。百貨。百姓(人民)。百般。百鍊成鋼。百無聊賴。百廢俱興(
濟的解釋 濟 (濟) jì 渡,過河:同舟共濟。 對困苦的人加以幫助:濟世。救濟。賑濟。周濟。接濟。 補益:無濟於事。 濟 (濟) jǐ 〔濟水〕古水名,源於今中國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