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五蘊

五蘊

佛教名詞。舊譯為五陰。“蘊”是梵文Pancaskandha的意譯。含“集聚”、“和合”之義。佛教認為,人的身心均非真實的存在,只是由“五蘊”聚合而成:一色蘊(Rupa),指“四大”、“五根”、“五塵”等;二受蘊(Vedana),指苦、樂等感受;三想蘊(Samjna),指意象作用;四行蘊(Samskara),指心理活動等;五識蘊(Vijnana),指意識、思維。廣義指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之總和。

五蘊字典分解

五蘊的解釋 [skandhas] 佛教指人的色、受、想、行、識五種剎那變化的成分,由這五種成分的暫時結合而形成了個我

五的解釋 五 wǔ 數名,四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伍”代):五彩。五官。五穀。五金。五代(中國朝代名,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先後在中原建立政權的時期)。五帝

蘊的解釋 蘊 (藴) yùn 積聚,蓄藏,包含:蘊蓄。蘊藏。蘊結(鬱結)。蘊蘊(多指暑氣鬱積)。蘊含。蘊涵(a.包含,蘊含;b.判斷中前後兩個命題間存在的條件關係,表現形

多學學:五尚書【歷史知識】

官名合稱。三國魏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五尚書。東晉有吏部、祠部、五兵、左民、度支五尚書。北魏初有殿中(掌殿內兵馬倉庫)、樂部(掌伎樂及角使伍伯)、駕部(掌牛馬驢騾)、南部(掌南邊州郡)、北部(掌北邊州郡)五尚書。

五蘊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