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首尖足布錢
始鑄行於春秋時期的青銅布錢。聳肩、尖足、襠方或圓。長銎,銎內留有范泥。面背皆有三道平行直紋,有郭。較大型者通長13.7—14.5厘米,足距約6.5厘米,一般連范泥重35.3—37克。多無文字,俗稱“無文大布”。少數鑄有簡單文字,多系紀數。較小型者一般通長約11.7—12.5厘米,足距約4.7厘米,重25.3—30.7克。1959年于山西侯馬牛村古城南東周遺址春秋晚期地層中發現有大量空首布內范,並發現十二枚空首尖足布,通長13厘米左右,實測重33.8克左右。其中一枚面有模鑄文字:“□□□黃釿”,是現今所見這種貨幣中文字最多者。1963年侯馬牛村遺址出土一枚空首尖足布錢,面文作“全”,通長11.7厘米,足距4.7厘米,重25.3克。河南汲縣山彪鎮1號墓亦稱出土過約六百餘枚輕薄的小型空首尖足布錢,通長11.7厘米,足距5.5厘米,帶空首內范約重14.7克。一般認為此系隨葬用的冥幣。由出土地點看,空首尖足布錢可能是晉國與衛國的鑄幣。
空首尖足布錢字典分解
空首的解釋 古代行禮的一種形式。九拜之一。《周禮·春官·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 鄭玄 註:“空首,拜頭至手,所謂拜手也。” 賈公彥 疏:“空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