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官田
古代官田之一種。指籍沒入官之田。籍沒原因不一,有因官吏犯贓、劫盜停贓而拘收籍沒者,有因人戶違法交易而沒收入官者。宋代的沒官田允許隨時出賣,未出賣間,召人承佃,收納租課。嘉定元年(1208),曾以韓侂胄等人沒入之田置安邊所,收其租入以供軍費。明代沒官田大多為坐事抄沒,如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藍玉案和“靖難”、誅“奸黨”等,抄沒株連甚廣。且名稱多有不同。因某事被抄沒者稱:為事沒官田、糧長沒官田、盜鹽沒官田、黨逆事田、藍黨事田等;以被抄沒之人名稱:陳惟延官田、斗級事李軒官田等;依抄沒時間和次數分,有原沒、今沒及一沒、再沒等名目。以蘇州、松江、嘉興、湖州地區為多。清代官員犯重罪,田產亦沒官。
沒官田字典分解
沒官的解釋 沒收入官。《三國志·魏志·高柔傳》:“是時殺禁地鹿者,身死,財產沒官。”《北史·陳元康傳》:“左衞將軍 郭瓊 以罪死,子婦 范陽 盧道虔 女也,沒官。” 清
田國語字典 田 tián 種植農作物的土地:田野。耕田。 和農業有關的:田家。田園。 古同“畋”,打獵。 古同“佃”,耕作。 姓。 筆畫數:5; 部首:田; 筆順編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