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
?—202
東漢汝南汝陽(今河南商水西北)人,字本初。出身世家大族、四代任三公之職。少為郎。靈帝時辟大將軍何進掾屬,為侍御史、虎賁中郎將。中平元年(184),任佐軍校尉。靈帝死後,勸何進召董卓率兵進京誅滅宦官。及何進為宦官殺害,遂引兵入宮,捕宦者無少長皆殺之。後董卓入京廢少帝,以不滿卓專橫,出奔冀州。初平元年(190),起兵與諸州牧刺史討伐董卓,自為盟主,號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各地州郡先後回響。又聯絡公孫瓚迫冀州牧韓馥讓權,自領冀州牧。其後擊敗公孫瓚,鎮壓黑山軍於毒、張燕部和河北地區農民軍,遂占據冀、青、幽、並四州。建安二年(197)稱大將軍,兼督四州。性剛愎自用,外寬而內忌,拒絕謀臣沮授所建積蓄力量、以圖天下之策,連年興兵與曹操爭戰。五年,雙方決戰於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大敗。後病死。
袁紹字典分解
袁的解釋 袁 yuán 姓。 筆畫數:10; 部首:衣; 筆順編號:1212513534
紹的解釋 紹 (紹) shào 連續,繼承:紹復(繼承恢復)。紹述(繼承)。紹世(連續幾世)。 指中國浙江省紹興市:紹酒。紹劇。紹興師爺(這一職務舊時大多數由紹興人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