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九絲

九絲

山名、城名。在今四川興文縣南。明隆慶中都掌蠻首領阿大等據九絲山稱王。其山修廣,而四隅峭仄,峻壁數千仞。萬曆元年(1573)四川巡撫曾省吾命總兵官劉顯等破九絲城,即此。

九絲字典分解

九絲的解釋 (1).九弦。 南朝 宋 謝惠連 《琴贊》:“ 嶧陽 孤桐,裁為鳴琴。體兼九絲,聲備五音。”(2).山名。在今 四川省 興文縣 。《明史·劉顯傳》:“ 正

九的解釋 九 jiǔ 數目,八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玖”代):九歸。 泛指多次或多數:九死一生。九霄雲外。 筆畫數:2; 部首:丿; 筆順編號:35

絲的解釋 絲 (絲) sī 蠶吐出的像線的東西,是織綢緞等的原料:蠶絲。絲綢。緙(k?)絲(中國特有的一種絲織的手工藝品。亦作“刻絲”)。 像絲的東西:鐵絲。菌絲。肉絲。

多看看:九寺【歷史事件】

官署合稱。寺之長為卿,故九寺又稱九卿。秦漢通常以奉常(太常)、郎中令(光祿勛)、衛尉、太僕、廷尉、典客(大鴻臚)、宗正、治粟內史(大司農)、少府為九卿,實即中央各行政機關的總稱。從漢代起,又設尚書分曹治事,後職權益重,至隋唐時演變為六部。六部、九卿分理政務和事務,同為中央政權機關的組成部分。劉宋、肖齊和肖梁初年無九卿之名。梁武帝天監七年(公元508年)有十三卿之設:以太常、宗正、司農三卿為春卿;

九絲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