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西道
①唐開元十五道之一。開元二十一年(733)分山南道置。採訪使治梁州(治今陝西漢中市東)。轄境相當今陝西漢中地區和四川東部。②唐方鎮名。至德元載(756)置山南西道防禦守捉使,廣德元年(763)改為觀察使,治梁州(後升興元府,治今陝西漢中市東),領梁、洋、集、壁、文、通、巴、興、鳳、利、開、渠、蓬十三州。建中元年(780)升為節度使。興元元年(784)增領果、閬二州。此後轄境逐漸縮小。景福元年(892)為李茂貞所據,仍領興元府及集、壁、文、通、巴、開、渠、蓬八州。天復二年(902)又為王建所並。至天祐末所領僅限興元一府。五代地屬前、後蜀。北宋初廢。
山南西道字典分解
山南的解釋 古時泛指 太華 、 終南 兩山以南之地。《史記·魏世家》:“所亡於 秦 者, 山 南、 山 北, 河 外、 河 內,大縣數十,名都數百。” 張守節 正義:“山,
西道的解釋 (1).西邊的路。《漢書·西域傳下·車師後國》:“ 車師王 之走 烏孫 也, 烏孫 留不遣。遣使上書:願留 車師王 ,備國有急,可從西道以擊 匈奴 。 漢 許之